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1968|回復: 10

香港股災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6-29 18:56: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熊市資料檔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計算過,每一次熊市的跌幅有多大 ? 以下是本港過去有恆生指數以來,五次熊市的資料。
第一次熊市恆生指數從120點下跌到58.61,所需時間不詳,跌幅約51%。
第二次熊市恆生指數從一九七三年三月九日的1774.96,大幅暴瀉到七四年十二月十日的150.11,需時共一年零九個月,跌幅高達91.5%。
第三次熊市恆生指數從八一年七月的1810.20開始,反覆跌到八二年十二月的676點,需時共一年零五個月,幅度約63%。雖然熊市的最低點已見,但剛巧遇上了香港九七前途這問題,因此港股未能回升,只是在低位大幅波動,反覆爭持到八四年中。以此計算,這次熊市持續的時間則達三年之久。
第四次熊市恆生指數從八七年十月一日的3968.70開始,最低跌到同年十二月七日的1876.18,歷時僅二個月左右,跌幅則達53%。
第五次熊市則發生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五日,當日恆生指數為3329.05,下跌到六月六日的2022.15,這跌市同樣歷時很短,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跌幅亦不算太大,共跌去39.26%而已!
有人亦把九○年美、伊戰爭所觸發的跌市視之為一次迷你股災,但我則認為這只是一次開市中的中期性調整,因此不算是熊市。
熊市有趣現象
上文詳細列述出本港五次熊市的跌幅和時間上道一次倒想從這些數字談談其中有趣的現象。
在這五次熊市中,跌幅最大的一次仍然是七三年的一次,跌幅多逾九成,這不單是香港的一項紀錄,也是世界上熊市的最大跌幅紀錄,可列入世界健力士紀錄大全。相信香港未來所出現的熊市,都不會打破這紀錄吧 ?
至於香港股市最大的單日跌幅紀錄,則是在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當日創下,全日指數共下跌1120.70,跌幅多達33%,此一紀錄迄今尚未打破,將來市場會否有更慘厲的跌市就不得而知了。
本港熊市歷時最長的一次要算是八一年的熊市上逗可說是一隻「長壽老熊」,持續了三年方告死亡。而壽命最短的熊市就是八九年「六四」所引發的一次,只有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兩次跌市同樣是「政治市」,但情形卻是大相逕庭!
八九年跌市不但歷時最短,而且還是跌幅最小的一次,大市僅是跌去約四成左右.殺傷力不算太大。
最近的二次熊市(八七和八九年),下跌的時間愈來愈短,經歷過熊市的人相信都有同感,跌市時間愈長,愈是難以忍受。想不到現代社會凡事講速度講效率,連跌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現代熊市快而急
從八七和八九年的二次熊市下跌情形來看,香港跌市似乎有愈來愈快、愈來愈短的趨勢,這當然不是社會進步,跌市也講求速度和效率所致,只不過是市場成熟了,投資者的投資技巧成熟了,才會做成這現象的。
無論任何市場,價格大幅暴挫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市場的借貸買賣活動過於頻繁,說得簡單點,就是做「孖展」的客戶太多,因此當市場下跌到某程度,財務機構要求客戶增加按金額而客戶卻又沒法做到時,財務公司就會代客戶進行斬倉,不計價沽售所投的股票(或商品),於是市場便會出現骨牌式的暴跌了。所以,愈瘋狂上升愈久的市場,一旦市勢逆轉,跌勢也就相當驚人。
至於市場大跌的另一原因,就是投資者不願意入市接貨,人人反而爭相沽售,市場一面倒只有賣家沒有買家的情形氐下,跌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過去許多投資老不懂得甚麼投資理論,看見價位下跌,覺得很「抵」便告買入,孰不料愈買愈公,結果泥足深陷。現在他們都學乖了,懂得「壯士斷臂」,卻可惜人人都壯士斷臂,結果那隻斷臂沒人願要,結果市道下跌,往往一瀉如注。
由於香港股民經歷過許多次慘烈的戰役,已見慣大場面,恐怕將來的跌市出現時,人人都會爭相斷臂,所以未來的熊市若是出視,下跌將會是「快」而「急」的。
歷年熊市比較
論熊市震撼性之強,八七年十月的一役為最,由於當時沒有人見過一天之內下跌1200點的「悲壯」場面,因此當時的跌市廣受注目,不但報章電台頭條新聞報導,甚至從沒沾手股票的人,也會留意事態發展。
然而這一次熊市的殺傷力卻是有限,若論熊市殺傷力,七三年的一次最強,不但許多上市公司紛紛破產清盤,許多小股民更是因而傾家蕩產。當時民間就流傳一個笑話,說青山精神病院裏也設有證券交易所,專為因炒儂股票發了神經的人而設,直到現在我也未能證實此說是真是假。
最消耗投資意志力的熊市就是八一年的一次,那一次熊市全世界都在八二年中告終,但香港偏就在此時遇上了九七前途問題,結果熊市壽命延長了二年,這一年裏,股市時而和風細雨,時而暴雨狂諷,投資者期待黎明出現,但始終看不見黑暗中的曙光,不少投資者心灰意冷,陸逐離開市場。股市把所有人的鬥志消磨殆盡之後,才重納升軌。
至於八九年的熊市則令港人最陷於絕望無助的境地,投資者對中國的政局完全絕望和憤慨,不少投資者拋售股票並非是為了避免進一步出現損失,而是永遠離開這無可計算政治風險的市場,「時間是醫治歷史傷口的最佳靈藥」,當市場情緒性拋售過後,市道又再重新依循經濟的軌逃運行了。
「以古為鏡,可知興替」,我們吸收了歷史的教訓,又可否在未來的熊市中做得更好呢 ?
熊市何時結束 ?
牛市永遠都是悄無聲息地死亡,熊市也是一樣,當人人都懾於老熊的威力時,老熊也就悄然逝去了。許多人都想探知老牛死之前種種的市場徽兆,但老熊的死亡人們似乎不太關心。其實,我們能夠及時避過跌市雖可保持利潤不失,然而懂得及時入市,才是創造財富最首要的條件。
六七年的跌市怎樣結束 ?由於手上欠缺文獻,詳情不得而知。當時的跌市因暴動而起,相信也是因為暴動平息而止。
七三年大跌市結束的借口是市場當時盛傳銀行可能在年關將近放鬆銀根,於是市場便告回升了。當然,大市跌到極不合理的偏低水平,才是真正上升的因素。
八一年的熊市始於利率過高,令經濟陷入衰退,則因香港九七前途問題而持續,擾攘到八四年九月,中英雙方終於達成草簽協議,這次熊市也就正式壽終正寢。
八七年股災可說是一次錯誤的跌市,因為當時人人都擔心美國經濟經過五年的繁榮之後,可能會再次步入經濟循環性衰退階段,加上擔心所謂西方經濟模式六十年一次大蕭條,於是人人爭相拋售股票,令美股大跌,拖累了港股。當美股跌後喘定,重拾升勢時,港股熊市也就悄然逝去了。
八九年的跌市再因政治問題而起,打擊投資者信心,政治風潮平靜下來,跌市也就隨之而完結。
雖然每一次熊市死亡的誘因都不盡相同,然而有一點絕對相同的是每一次當所有的投資者都對市場百分百悲觀,人人黯然離市時,也就是老熊告終的時刻。
 樓主| 發表於 2007-6-29 18:59:10 | 顯示全部樓層
七五年至八四年股市重溫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香港股市開始了另一次牛市,這次牛市持續上升到八一年七月十七日星期五,恆生指數最高升到1810.20,當日四會總成交達八億七千六百萬元。
和每一次熊市來臨沒有兩樣,事情總是沒有人能夠察覺的,當日傍晚本港銀行公會會議之後,決定把銀行各項利率提高一匣,加息後最優惠利率從十七厘上升至十八厘,儲蓄存款利息為十二厘,樓宇按揭利率則調升到十九厘。
該次加息的原因,銀行公會解釋是為了挽救疲弱的港元。當時港元與歐洲美元利息差距達三厘半,加上美元不斷上升(當時港元沒有和美元掛鉤),形成資金外流,不少港資調住海外套息。為防止情形繼續惡化,所以決定加息。
加息後第一個交易日(即七月二十日星期一),港股應聲下跌,但跌幅有限,全日恆生指數下跌了三十二點二零,交投依然暢旺,市場投資情緒仍然高漲,並未因加息而虛怯,沒有人料到另一次熊市的幔幕經已揭開。
股市呈現跌勢
港股出人意表地持續低垂,雖然當時有百利保收購部分中巴股份的利好消息刺激,但改變不了市道的弱勢,美國股市反覆向下,也造成利淡的影響。
然而加息並未能挽回弱勢中的港元,港匯繼續下跌至新低,股市亦回升乏力。踏入九月,美國雖有部分銀行減息,但轉淡的投資情緒則未見扭轉過來,大市在全無新利淡消息入市沖擊下節節敗挫,跌幅且日益擴大,跌勢越來越急。
當時來說,相信只有資深的圖表分析者才清楚知道這次熊市的來臨,因為那時候市場的變化形成了「一頭雙右肩式」走勢,以圖表語言來說這是大跌市出現的型態。事實上,當恆生指數向下跌破了這走勢的重要支持關口之後,市場出現了恐慌性拋售,每日恆生指數跌六十點為等閒事,跌逾百點也曾出現!以當時只有千餘點的指數來說,其百分比近達一成,相等於今時今日下跌六百點的幅度,不可謂不驚人!當時市揚盛傳新鴻基地產和恆基地產等公司集資,是股市跌勢進一步蔓延的藉口。
股市反覆下跌到千一點出現急劇反彈,記得當時股市回升的理由十分趣怪,說是十大華資大戶「哭股喪」,為免股市下跌令到身家縮水,因此齊齊救市云云。
在這次下跌浪裏,許多實力藍籌股隻如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均受到極大的沽售壓力,能夠屹立跌市於不倒的相信不少人都記得,就是「佳寧置業」和其有關的股隻如「維達航運」、「其昌保險」等。當時佳寧的表現,令許多人產生不但是錯覺還是幻覺,以為該股是最具實力的優質股份,最可笑當時有一份財經報章,還把佳寧讚譽為「跌市奇葩」!
當年十二月,置地以九億元的代價收購電話公司(即現在的「香港電訊」)34%股權,這收購行動使整個投資意慾消沉的市場又再沸騰起來,恆生指數從1100點回升到1450點的水平。
接著在八二年四月,置地又再以二十七億五千八百萬元購得港燈股份,置地當時的大好友姿態,使淡意濃烈的股市增添了生氣。
雖然踏入八二年,本港股市跌勢已屆一段落,市場投資氣候似有改觀,但其實經濟的表現卻未見好轉。股市大跌之前,當時的樓價被炒升至極不合理的水平,八○至八一年間,本港起薪點徘徊於八、九百元一個月,但太古城卻已炒到一千二百元一呎(現在一般的起薪點約四千元,而樓價已升到四千元一呎,換言之亦已到了危險的邊緣),形成大量單位空置,在缺乏承接力的情形下,於是樓價也隨看股市出現大幅調整。
當時不少華資地產公司在八○年下半年以高價搶入土地及「換地證」,其中以新鴻基地產和恆隆發展表現最勇,部分公司更以大量舉債方式進行,因此其時的財政狀況十分狼狽。加上投資者開始關注九七年香港租約期滿之後,中國會否繼續延長英國的租約問題。在種種不明朗的因素困擾下,恆生指數每次回升到1450點便沒法再作進一步表現而回落了。
其實,熟讀「杜氏理論」的投資者都應認知道,這是典型的「熊市第二期」徵象,也是最消耗投資者購買力的階段,當這階段完成之後,接著出現的就是竭斯底理式拋售的「熊市第三期」了。
恆生指數大幅滑落
香港股市在1100點至1450點之間爭持了十個月,一九八二年八月,恆生指數在揮之不去的地產市道弱勢以及政治前途陰霾的雙重打擊之下,終於向下跌破了這盤局的下限支持,引發起另一次恐慌性拋售浪潮。
這一輪跌浪可以說主要由香港九七前途問題所帶起來,本港一份財經報章獨家報導中共在九七年後「鐵定」收回香港主權,消息引起整個社會極大的震盪。
當時市場有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說謂,七月間,本港十二位有頭有面的商界知名人士應邀前住北京,和中國領導人交流意見。返港之後,這「十二欄杆十二釵」便開始拋售手上所持的港股了。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香港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當日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就香港前途問題與中國領導人展開初次接觸。訪華之後,戴卓爾夫人表示英國會依照三個條約辦事,並稱會對香港市民負起道義上的責任,而中國則一再堅持「中國收回香港主權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神聖責任」。事件的發展令到中英雙方關係陷於最低潮,雙方在香港前途問題上意見嚴重分歧,於是敏感的股市直線下瀉,市場情緒悲觀到極點,在英首相訪華前一個交易日(即九月二十二日),恆生指數報 1121.85,但訪華完畢,港股迅即滑落至800點水平之下,當年十二月二日最低還跌到676.30的新低位!
當時對股市不利的謠言四起,市場盛傳本港知名世家子弟大舉拋售股票套現,將永遠撤離香港市場,另外,外資調走資金、大戶出售資產套現等消息日有所聞,加上港元大跌,整個香港充斥著一片末日情懷的情緒。
那時候,誰也不知道676.30原來就是這熊市的最低點,其後雖然市場依然飽受政治和經濟因素的衝擊,但都沒有再跌低過這水平了。
股市反覆不定
從八二年十二月到入四年九月,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草簽之前,香港股市便在676點至1000點之間反覆上落,這段艱辛而又漫長的日子,每一位經歷過的股民都知道是不容易捱的。
這段日子裏,香港股市很大程度上受到九七間題的影響而波動,中英雙方「互諒互讓」,在香港前途問題上的會談取得進展時,股市就雀躍上升;當中英雙方罵戰,各不相讓下,股市就驚惶下跌,香港股市的投資者就在政治風而中惶煌不可終日。
此外,地產市道持續淡跌,其惡果亦逐漸浮現出來,加上銀行風潮的蔓延,當時港股投資氣候的惡劣景況可想而知。還有,佳寧帝國的覆亡,當時的港股不單有即時利淡沖擊,影響也十分深遠。
佳寧帝國的覆亡,事緣於八二年十月中旬,那時候市場忽然盛傳佳寧集團現金週轉出現困難,可能要取消已宣布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一角二仙,這傳言在十月二十六日被證實,「鐵股」佳寧立即大跌,整個大市也受到拖累。接著英文報章開始「掏糞坑」,不斷爆出佳寧不利的醜聞,期間亦多次傳出佳寧重組債務的消息,可惜重組債務的計劃拖
了差不多一年,終以失敗告終,佳寧集團結果逃不過清盤厄連,「佳寧神話」終於破滅。
銀行風潮也是打擊當時港股下跌的另一利淡原因,旱在八二年九月,恆隆銀行便出現過擠提,但事件很快便平息下來,但八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立法局召開緊急會議,即時三
讀通過接管該銀行,然而事件卻沒有因港府的救急行動而解決,市民開始警覺到有些銀行已出了問題,於是謠言四起,民間流傳了多間銀行不穩的消息,其中以「新鴻基銀行」的謠言最多,結果新鴻基銀行被美林集團和百利達集團收購,該銀行的風波才告一段落。
那時候還有許多小銀行都受到謠言的拖累,紛紛與國際性的大銀行集團合併或聯營,才能夠度過當時的難關。這風潮對投資者信心的打擊頗大,其後延至八五年中再爆發「海外信託事件」,但這事件在新的牛市中出現,對市場的沖擊力不大。
此外,不少地產公司因過度膨脹,沒法捱過經濟的低潮而倒閉清盤,對投資者的心理威脅亦極大,大家都擔心自己可能不小心而誤觸「地雷」,加上其時有關地產公司財政出現困難,資金週轉不靈等謠言接二連三地傳出,每一次傳出來都令市道受到打擊回落,市場的投資氣氛可用「風聲鶴淚」一詞形容之。猶記得當時地產股王置地也出現虧蝕而不派息,甚至有謠言說該公司可能會倒閉,市場的悲觀情緒可想而知。
八三、四年間中英雙方在九七問題談判期間出現了多次風波,港股也就因此而大上大落,其中「港元大跌」、「胡說八道」和「賀維震盪」是最著名的事件。另外上市公司中,怡和在這期間做出多番破香港安定繁榮的事,香港這一次歷時最長的熊市就在這風而飄搖的歲月中悄然度過了。
八七股災回顧
八七年十月的股災,對每一個股民來說,都是一個永不可以磨滅的慘痛教訓,現在且讓我們一起回億當日驚心動魄的一刻。
雖然當時股市災難性的下跌爆發於十月十九日,十月二十六日出現最悲觀最惡劣的時刻,其實當時股市的頂部早在十月一日那天便出現了。
十月一日那天,恆生指數最高曾一度升上3968點,其後市場呈現好淡爭持,但全日大市仍上升6.09,以3949.73收市。自這天後,大市便沒法再重睹這高位了,不過市道尚未下跌,投資氣氛依然熾烈,雖然這段期間美股己現跌勢,但港股卻擺脫外圍跌市的影響在高位爭持上落。
在十月十九日爆發大跌前一個交易日,即十月十六日星期五當天,市場已初露跌市玄機。當天恆生指數一度跌逾百點,跌市最凌厲在中午的一段時間,那時市場全無利淡消息入市,大家不知道大市因何下跌,只知道就是下跌。午後市道出現反彈,這反彈令不少投資者對後市繼續抱有信心,才會被接踵而來的狂瀉殺個措手不及。
當日全日指數只下跌45.44,而期指仍高水達107.1(現貨月份),遠期月份的溢價更高逾200點;報章引述證券業人士的看法,極大部分都繼續看好後市,認為市底穩好,下周便可反彈回升。只有極小部分認為只受到美國加息的影響,調整之勢或會持繽,但似乎沒有人敢對後市看淡。
股市狂瀉
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當日天清氣朗,寫字縷職員如常上斑,工廠工人一如往日照常開工,香港沒有不利的經濟新聞出現,中英關係空前良好,可是當日香港股市卻出了亂子。十點鐘聯合交易所剛開市,強大的拋售浪潮便告出現,所有藍籌股紛紛低開好幾個價位,接著沽盤排山倒海般出現,二、三線股份跌幅更見凌厲,許多股份牌下更只有賣家,沒有買家。市場只有賣非但不跌,竟還逆市上升,十時十五分(開市後十五分鐘)恆生指數已跌去120點,接著市場喘定下來,沽盤稍收斂,普遍股價企定於低位,十一時正恆生指數彈升了二點多,接下來另一輪沽售狂潮又再湧現,十二點鐘指數再跌去約140點,報3524.64。我當時身處於經紀行裏,記得當時不少股民互相詢問:「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香港陸沉嗎 ?」大家都找不到解釋的理由,若說受到美股大跌的心理影響,但港股的反應卻較美股更加激烈,似乎是有點過分。
然而,當時最困擾市場視線的要算是置地的表現了。當時置地被收購的傳言不時在市場流傳,在大跌市前夕,此說更是甚囂塵上,有說日本財團出價每股十三元以上全面收購,有說劉鑾鴻有意狙擊,令到置地股價在大跌市中逆流而上,使不少投資者寄以憧憬,忘記做好跌市的預防措施。
 樓主| 發表於 2007-6-29 19: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由於跌市實在過分,而且市場全無看淡的理由,於是十二點過後,一些經紀行開市執平貨,使股市輕微反彈23點,以3547.90收市。
恐慌性拋售
中午時分,中環一如往昔,各酒家食肆依然人頭湧湧,但可以看到許多人面上都失去了笑容,神情相當凝重,銀行的股票報價機前站滿了人,電台、電視台都以頭條來報導這宗新聞,傳播媒介不但把消息傳了開去,也把恐慌傳了開去。此外,不少人把噩耗告知親友,恐慌迅即間蔓延至香港每一角落。
下午二時三十分股市重開,賣盤排山倒海般湧至,連「跌市奇葩」置地也告不支而下跌,整個下午短短一個鐘頭,恆生指數再跌185點,許多股票甚至是藍籌股均只有賣家,買家牌下空無一人,股民欲沽無從、欲哭無淚,市場投資情緒就在這一日內從絕對樂觀轉為極度悲觀。
當日港股十大上升幅度最大的股票只有一隻,就是「百利達熊債券(九二年期)」,全日升幅為8.33%,十大跌幅之首的股票就是「港澳發展九六年認股證」,跌幅高達32%。
期指市場二度停市
雖然股市滿目瘡痍,但期指市場就更加不堪一擊。由於期指市場有停板制,所以早上當市場下跌超過150點時,期交所便按照規例將之停板,下午復市後,期指叫價大幅跳落,接近三點時,現貨和十一月份期貨再跌180點和150點,市場再作第二次停市。據當日出市的交易員憶述,當時湛博土在期交所裏目睹市場慘況,臉色鐵青一片。
由於跌市由美國方面引起,因此當日晚上雖然香港股市經已休市,但投資者依然人閒心不閒,一方面看倫敦港股的報價,另一方面則等待美國股市開市的變化,股市就是當時每一個人生活的唯一元素。
華爾街股市甫開市便因為外國股市的大跌而大跌,所有投資者心情都一片沉重。大家都知道明日港股將會因美股的下跌再下跌,而美股又再因外圍的下跌又再下跌,形成惡性循環。
當晚電台電視台頻密報導美國股市最新市況,氣氛顯得十分緊張,結果當晚美國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狂瀉508點,創下美國百多年來單日最大跌幅紀錄。當日各大報章都以套紅和粗黑體頭條報導美國股市市況,相信當時許多投資者看到新聞之後都一籌莫展,等待十點開市時宣判死刑。
股市停市四天
原來當日清晨時分本港聯交所已立即召開緊急應變會議,在十點鍾開市時終於作出決定,宣布為了令投資者保持冷靜,以及積壓大量未清理的交收,因此聯合交易所停市四天。
這公布令人感到相當愕然,然而相信當時不少股民皆拍手讚好,認為這是英明理性之舉,令到惡性循環暫止。尤其是當日世界各地股市均大幅暴瀉,日本日經平均指數大跌3836點,倫敦金融時報指數大瀉250點,澳洲股市狂跌510點,香港股民更慶幸這停市可使自己逃過大難。
在這停市的四日裏,有關股市的新聞並沒有因停市而靜下來,每日各大小報章的頭條均離不開股市,有些報章甚至加印號外版,盡可能以第一時間報導美國股收市情況。
不過,周三華爾街股市大幅回升160點,於是有些人開始提出疑問:停市四天是否太長 ? 而法律界人士李柱銘更指聯交所停市不合法。
李福兆開始面對輿論界的壓力,但他依然堅持要在下星期一才恢復市場買賣,並認為若因美股回升草率復市,那麼美國再跌是否又再停市 ? 他還認為周二若非明智決定停市,股市已是「遍地屍骸」了。
至於港府方面,也同樣作出支持聯交所做法的言論,財政司翟克誠在該星期的立法局會議中就說過:「政府認為股市停市四日的決定是十分適當的,政府亦不會徹查今次事件是否涉及個人利益。」港府認為這項決定完全符合社會人士以及投資者利益。
這停市四日除了清理股市積壓的交收,令投資者保持冷靜,以及引起社會的爭辯之外,最嚴重的其實是期指市場面臨崩潰的危機。由於涉及問題的重要性和複雜性,港府聘請倫敦主要商業銀行之一的Hambros Bank Ltd.出任顧問。
這四天無股無市的日子很快便過去了。相信當時每一個股民的心情都不好過,大家都不知道復市當日市場將會怎樣,而自己又應該怎樣去面對。
雖然在復市之前,各方面均已作好應變措施,除了專家都力陳本港經濟表現良好,股市不應再跌之外,銀行公會亦把最優惠利率調低一厘至七厘半,希望能夠藉此以穩定市場。
災情慘烈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一個陽光普照的朗日,社會的一切活動一如往。中環也是一般的繁忙,並沒有因這股市風暴而褪色,但每一個走在中環的人似乎都有一種災難一觸即發的感覺,尤其是股民當時的心情,更是非筆墨所能夠形容。
當日的開市時間較住常遲了一個鐘頭,十一點正,甫開市全市只有沽家而沒有買家,賣家跳價求售,無人敢螳臂擋車入市買貨,藍籌股最先有零星買盤入市掛入,一般所承的第一手價就是當天全日的最高價。十五分鐘過後,恆生指數已跌去650餘點,十一點四十五分大市更跌近900點,接著才稍見反彈,但早上收市時恆生指數還是下跌了845.04。
午後市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再度轉劣,市場拋風四起,投資情緒悲觀到極點,斬倉盤入市,投資者為拋售而拋售,結果全日大市共跌去1120.70,以 2241.69收市,跌幅共達33%,創下全球最大的單日跌幅紀錄。現貨期指市場更是四度跌停板,翌日一份報章頭條報導這宗新聞,就以「山崩地裂」一詞形容這跌市的災情。
接著,港府宣布了一連串的救市措施,其中包括豁免上市公司買回自己股份的限制,外匯基金、賽馬會、匯豐銀行等均入市買股票,希望能產生帶頭作用。
李福兆遭指責
十月二十六日傍晚,香港聯合交易所召開記者招待會,在這招待會之前,社會已有部分輿論向李福兆提出質詢,會中一名外籍記者直率地質問(當時沒有一個中文報章記者敢提出同樣問題)有關股市停市四天的決定是否合法 ? 李福兆老羞成怒,伸出右手食指直指向該名記者的位置,以英語怒斥該名記者,還以拳頭敲擊抬面,要求該名記者道歉。
「這是惡意誹謗。」李氏高聲反駁。
「講出你的姓名,我要我的律師紀錄下來。」
「我現在就給你一張告票。」
「控告他,帶他到警署去,把他送到警署去。」李氏怒不可遏。
當時聯合交易所的其他高層職員試圖勸李福兆冷靜下來,但他們失敗了。一眾記者和電視台錄影隊把該名澳洲記者半拖半拉離開交易所的會議室這招待會就在喧吵聲中結束。
十月二十九日,一分西報以頭版位置刊登了一篇名為「癌腫正蠶食香港的金融心臟」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批評李福兆這次停市行動,並稱這個癌腫已嚴重傷害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美譽。在此之前,立法局議員李柱銘更在立法局會議上要求李福兆為關閉交易所的錯誤決定而辭丟聯交所主席的職位。
李福兆其後的命運怎樣 ? 大家都知得一清二楚,我不想在此落井下石再作月旦。從股災的爆發到李氏的收場,我不禁想起羅貫中的一闕詞:
「……世事成敗轉頭空,青山依照在,幾度夕陽紅!
 樓主| 發表於 2007-6-29 19:00:55 | 顯示全部樓層
股災災情實錄
八二置地
每一次股市大跌之後,定必帶來經濟衰退(也許我們可以說股市走在經濟的前頭,因預期經濟衰退而下跌),經濟衰退令到百業蕭條,房地產市道也受到影響。全世界最大的地產集團O & Y就是因為世界經濟年來持續的不景氣,結果令到該集團面臨倒閉的危機。
這件事不禁令我想起八二、八三年置地的處境,當時港股從1,800點暴瀉下來,經濟陷入衰退,物業市道亦因為過分的投機而下跌,當時相信誰也不會料到,置地──香港這家歷百年不倒的最大地產集團,竟陷入一次財政危機!
此事要從八二年二月十二日開始說起。當日中午是「香港地王」的投標截止時間,這地王位置就是現在的交易廣場現址,地政測量處列為「港島內地段八六六八號」,佔地十四萬四千多方呎。這地王投標的條件十分苛刻,投標者須先付二億元按金,中標後三十日內再繳付八億元現金作為「首期」,三個月內繳付地價至總額的六成,餘下的地價三十個月內付清。
那時候,本港地產已現跌勢,九龍灣工業用地投標價不斷下跌,中環商廈也供過於求,租率已下跌二成,而且最優惠利率仍處於十六厘的高水平。
招標結果只有三票投標,而置地竟然出價四十七億五千五百萬港元,第二標的投標者是長江實業,傳聞出價二十七億至三十億之間,第三標則是新鴻基地產及恆基兆業,出價約二十五億,結果置地「勇」奪地王!
當時來說,置地的出價創下本港開埠以來投地的最高紀錄。由於當時股市持續下跌,地產市道不振,加上期間中資以低價投得美梨道停車場地皮,故此置地的出價便引來議論紛紛。有謂置地志在必得,因為置地一直都壟斷性佔有中區大部分貴重地皮,為免第三者「冷手執個熱煎堆」,所以不惜出高價奪取。亦有謂置地有意托價,由於當時工業以及住宅縷宇價格大跌,只有商業大廈所受的影響最輕微,置地以高價奪得這幅地王,相對來說穩定了置地在中區其他物業的價格,同時也穩定了租值。
置地是一間極富經驗以及歷史悠久的大地產集團,沒可能計錯數,箇中原因至今仍非我們局外人所能夠明瞭。當時置地在港以大好友姿態出現,除了買地之外,還收購香港電話公司和港燈公司,也許他們對香港前景過分樂觀了一些。
可惜股市和物業市道的淡勢進一步惡化,因此令到置地的財政陷入困境,當年置地的全年業績就虧損了五億多元,而且沉重的利息支出使人擔心置地可能會「置諸死地」,有報章的軟性專欄說,置地的利息支出平均計算,每一分鐘就派了一千元出街,其利息的負擔可想而知。
在這情況下,置地股價當然是如斷線紙鳶般下跌,最低潮時股價跌到只有一元多,其時有人作了個這樣的譬喻:「煙民每日吸一包香煙,就燒掉三股多置地。」
當時怡和大班紐璧堅先生,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樣掛冠而去 ?
八七置地
八七年股災前,在市場「奮勇作戰」的老股民相信記憶猶新,當時股市已全線滑落,唯獨是一隻置地竟是逆市上升,使不少投資者錯誤判斷市勢,結果招致損失。有關置地被收購的消息,八八年後己完全沉寂下來。在此之前,有關這公司的消息甚多,增添本市熾熱的投資氣氛。
置地易手的傳言,可追溯至八七年年中,當時日資財團與恆生銀行力爭中區舊消防地段,日資初露覬覦本港地產的野心。七月時,市場開始傳出日本某銀行有意買入「怡策」所持的置地,收購價每股大約八元。但這消息很快便沉寂下去,沒有進一步的發展。
十月期間,收購置地的消息突然甚囂塵上,而且有不同的版本,眾說紛紜。其一是說另一日資財團想以每股十三元的價格收購置地;另一種說法是:本地幾間華資大地產公司,有意聯手買入置地,收購價更高達十六元。
當時世界股市已開始從高峰回落,但港股卻因置地事件而分散了投資的注意力,大家只熱中於「借艇割禾」,趁這消息賺取投機之利,忽略了市場存在的危機。結果不少投資者都在十月股災蒙受嚴重損失。
股災過後,市場雖然滿目瘡痍,但傳言並沒有因而灰飛煙滅。直到八八年四月,由於已過了半年,有意收購者可避過以去年大跌市前之最高價對置地進行全面收購,於是消息又再廣泛流傳。
當年五月四日,有關收購置地的若干行動,又傳再度部署,令置地股價由八元三角升至公元五角,翌日一度升至九元,以八元九角收市,兩天共升六角,當時股災後,僅半年,市場投資氣候仍差,因此,已是相當可觀的升幅了。
當時,市場有傳聞謂華資財團由於沒法遂收購之願,故有意把所持的置地股份售與一日資大財團。但謠言很快地被怡策的行動所粉碎,五月六日,怡和、怡策和置地三間公司同時宣布停牌,稍後怡策宣布以每股八元九角半的價格,購入長江、恆基、新世界及中信四間公司共擁有的8%置地股份,耗資十八億三千四百萬元,消息公布後,大市急挫。置地一系股份復牌後,同樣難逃大跌厄運。
怡策這次購回置地股份,以長實為首的一方有一項很特別的協議,就是承諾七年內這幾間公司不購入置地或怡和名下任何一間公司1%的股份。這附帶條件引起當時市場議論紛紛,不少人認為這是怡和大班凱瑟克對本港前途信心的明證,但當時我卻持不同的見解,在一份月刊中為文指出,「這協議只是令到凱瑟克面對九七問題,更加可以進退自如而已!」原因是這七年的協議只是限制了長實、新世界和恆基不得大量買入怡和系的股份,但假如怡和意欲出售自己手上的股票,那是可以隨時出售給任何公司的。
最近,怡和更改本港的第一上市地位以及置地出售皇后大道中九號物業,一再證明怡和對九七的香港毫無信心,當時我的分析是正確的。
當年的「七年之約」,期滿之時剛好是一九九五年,距離九七不足兩年的時間,華資大戶會否在九五年時又再策動另一次「買地」之戰 ?
優勝劣敗、股海淘汰
每一次股市大崩圍之後,定必有許多上市或非上市的公司倒下來,被淘次出局,七三年料現在不少經已遺失,記憶所及,當時的「香港天線」、「山帝國」等都是其中的例子,由於那時候市場監管不善,上市公司的要求不嚴格,至令許多缺乏實力的公司亦能夠上市,才種下日後倒閉清盤的禍恨。當時就有外國分析家這樣形容香港市場:「一隻狗上市也有大把人排隊申請。」其瘋狂的情形可想而知。
八一年大跌市之後,亦有不少上市公司接二連三地倒閉,其實這是十分正常的情形,就如年來美加以及日本經濟衰退,許多公司都出現財政困難,甚至全世界最大地產集團O& Y現在也面對極大的財務危機,所以當年不少上市公司被淘次出局正是自由經濟體系中優勝劣敗的必然結果,不值得大驚小怪。只不過當年由於「佳寧事件」牽涉的層面太廣,所以才對整體社會做成頗嚴重的仲擊,在這次大跌市中據統計,數字顯示,平均每五間上市公司中,就有一間清盤破產。由這數字可知,當年小投資者在股市中誤觸「地雷」的機會是極高的。
「佳寧」、「益大」、「僑聯」、「百寧順」、「海外信託銀行」、「香港工商銀行」、「好世界投資」等,相信老股民都不會忘懷這些名字吧 ? 這些公司在八一年之前,也曾顯赫一時,為不少股民製造過無數個發達美夢哩!
公司倒閉之因
一九二九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無數公司相繼倒閉,甚至銀行亦出現連鎖性的倒閉風潮。不過,一九八七年港股雖然從4,000點大跌至2,000點,跌幅多逾五成,毫不遜於任何一次熊市,但這一次跌市過後,香港股市並沒有一間上市公司出現財政困難,更沒有倒閉停牌的情況出現,和過去跌市所出現的狀況相反,可謂異數。
其實這情形我們不難理解。箇中原因最主要是因為這一次跌市歷時極短,只有數天的時間,便完成了過去數年熊市的跌幅。而且跌市出現之後銀行像過住的作風般「落雨收遮」,收緊信貸,反而全世界利率多次向下調低,故此使世界經濟避過了一次衰退的危機。經濟沒有出現衰退,企業公司亦不致於因而倒閉了。
至於八九年「六四事件」之後,港股雖然大跌,但這只是因政治問題引起市場的過敏性反應,而且這政治陰影很快便已過去,所以沒有對香港的經濟構成太大沖擊,股市中也沒有公司因而面臨倒閉停牌。
一般來說,在經濟繁榮期中膨脹愈快,借貸愈大的公司,在衰退期間倒閉的危險愈大;由於這類公司積極進取,所以在牛市中升幅往往是最大的。換句話說,那些在升市中人人看好,具進取性的公司,在跌市裏將是最危險,最缺乏抗跌力的股票!
 樓主| 發表於 2007-6-29 19:01:51 | 顯示全部樓層
市場傳說
股市愈旺,市場流傳的謠言愈多;股市跌後,謠言也就銷聲匿跡了。為甚麼在升市中,市場的消息特別多 ? 這些所謂「消息」的可信程度,大家可想而知。
一般市場最常聽到的消息就是:「某某股睇X『蚊』!」「某某股的莊家說炒上去。」這些謠言就是市場的「消息百合匙」,無論套在哪一隻股票身上都合用。
寫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波斯灣戰爭爆發前的一段市場消息。
當時港股「六四」餘悸剛過,市場又再回復生氣,有一隻極泠門的四、五線股份突然不尋常冒升,每一隻股票的上升背後總有一個極美麗的故事惹人憧憬。該股其時盛傳一名灣富豪想將之「糟肥」,然後發展成為香港的旗艦股隻。由於當時台灣人豪氣干雲,一擲千金,凡與台資沾上關係的股票皆不同凡響,所以此說頓時引來投資和投機人士的追捧,加上有點石成金的莊家做莊,故該股短短數日便升了四倍。
其後該股從八元回落到五元。市場有更荒謬的傳言,傳言謂該富豪某天乘著自己的房車時,和司機說繼續買他的股票,並保證他會升上十三元,那司機隨即賣了自己的房子,全部買入該股。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人人爭相拋售股票,該股迅速打回原形,那富豪對該司機的承諾早就拋諸九霄雲外了。至今我仍然不明白,市場靈通人士怎知道那富豪與司機的談話 ?
「市之將跌,必有妖股」
中國古諺有云:「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在香港股市中,「市之將跌,必有妖股。」不知道大家可相信否 ?
七六年大跌市前,有一隻叫做「香港天線」的股票上市,據老一輩的股民說,這是一間替住戶安裝天線的公司。當時便有人取笑說連一根天線也可以上市,把貓隻狗隻上市也可以了。
八一年這次牛市的末期,出現的「妖股」就是「佳寧置業」,此股實可說是香港股市的魔星,不少股民以及上市公司都被該股累至傾家蕩產,要是該股當年沒借殼上市,也許當時香港股市不會弄至那般境地!
八七年港股升上近4,000點時,市場忽聞「大富豪夜總會」籌備上市,那時便引來議論紛紛,大家均十分好奇該公司的資產淨值怎樣計算 ? 夜總會的小姐算是公司的資產嗎 ? 算是流動資產 ? 近日筆者與一位專替公司槁上市的朋友閒聊,他笑道:「如果大富豪可以上市,也許一個黑社會組織「XX會控股」也可以安排上市了。」
無巧不成話,當大富豪上市仍在擾攘期間,股災就出現了,股災之後,大富豪的上市計劃也就胎死腹中,不了了之。
雖然年來港股新上市公司頻密,但直到現在似乎還沒有甚麼稀奇古怪的公司上市這是聯合交易所現在的上市條例較以前更加完善嚴謹的結果 ? 抑或是現在股市還沒到大跌的時候 ?
假如你聽到甚麼古怪的公司準備上市時,小心就是離市的時刻。
和黃派錢 VS 怡和遷冊
香港九七前途問題表面化之後,愈來愈多的上市公司把公司遷冊往百慕達註冊,現在股民對這行動已是見怪不怪,市場亦沒有對這些消息再作任何反應了。
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本港哪一家上市公司首先作出這創舉 ? 當時市場又有些甚麼反應 ?
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八日,香港四大行之一的怡和洋行突然宣布:建議把怡和控股公司的註冊地點改在百慕達。當時怡和新任主席西門.凱瑟克解釋,由於怡和未來將大肆發展國際業務,所以需要一間國際性的控股公司。選擇百慕達群島作為控股公司的理由,是因為該處為英屬地區,沒有英國法律系統,如果怡和總部仍留在香港,恐怕將令其國際貿易夥伴失去信心。
當時投資者對香港政治前途的消息反應十分敏感,怡和此舉無疑是對香港九七問題投以沒信心一票,因此怡和這石破天驚的創舉引起市場極大震撼。猶記得當日也是和記黃埔公布業績之日,李嘉誠似乎預知有不利股市的消息宣布,所以在怡和宣布之前,香港股市尚未開市,便搶閘宣布和黃每股大派現金紅利四元!這也是香港股市破天荒的創舉,李氏把二十億元現金送與每一位小股東,這慷慨的做法至今仍沒有哪一間上市公司可以做到。
和黃派錢的理由是:「公司內部累積過多的現金,由於政府新財政預算案中規定,公司的利息收入需繳交利得稅,但如果派發給與股東,則可使這些利息避免納稅。為對股東公平起見,決定派發特別股息。」
這消息對該股以及大市來說,應屬利好困素,縱不利好,也不該利淡,消息公布後,和黃股價果然作出利好反應,迅即於開市後急升,但很快地便掉頭急跌,當怡和的遷冊也公布後,市場更是瀰漫著一片悲觀情緒。
當日為星期三,股市下午休市,當晚倫敦港股大幅滑落,一度跌至停板,怡和及置地的股價下跌一成,和黃在良好業續以及大派紅利的支持下,亦不能幸免於難。翌日(三月二十九日)港股更是一片淒風苦雨,當日恆生指數收市時報1057.09,大跌61.76,跌幅達5.8%。
由於當時投資者已到盲目悲觀的地步,和黃大派現金紅利,市場竟解釋作該公港的前景缺乏投資信心,董事局不再作出新的投資,因此把現金歸還股東了事!一項極之利好的消息竟可作出截然相反的詮釋,實在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怡和與和黃在一天均有重大的宣布,當時市場人土均認為這絕對不是「實屬巧合」,怡和這重要的宣布事前定必會知會港府,李嘉識在本港的投資舉足輕重,事前當然不會不聽到「風聲」,所以和黃搶閘宣布派現金紅利,是希望減輕怡和公布所帶來的沖擊,只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始終未能夠力挽狂瀾於未倒!
股海滄桑「百寧順」
八一年港股熊市階段中,不知道大家可曾記得林秀峰和林秀榮兩兄弟 ? 他們當時控有一間名為「百寧順」的上市公司,結果這間公司在股市的「熊」流中被淹沒了,林秀峰的地產王國美夢也就粉碎了。
現在,且讓我們重溫這一個故事。
百寧順(Bylamson)名字的由來,是紀念林氏已故的父親林炳炎(B. Y. Lam),直譯其意,百寧順中文應譯之為「林炳炎之子」,該公司前身是「嘉祐地產」,嘉祐地產是七二至七三年港股狂熱時一隻「蚊型垃圾股」,其資產以及盈利俱十分薄弱,因此股市大跌後,長時期沒有買賣。
其後,另一間上市小公司「兆景祥」以廉價購入其空殼,八一年七月,百寧順(代理人)有限公司向兆景祥購入,代價約二千四百多萬元。買入後,嘉祐易名為百寧順,而且林氏兄弟開始注入資產,其中包括「美國銀行中心」大廈的五層縷,當時,林秀峰是地產界中的超級大好友,狂熱於地產買賣,當地產市道暴跌下來,自然是首當其沖了。
八八年一月十六日,百寧順有限公司委託簡福貽測計師行把美國銀行中心十三樓拍賣,物業共一千三百平方公尺,連同四樓的三個車位拍賣,拍賣低價三千三百萬港元。兩年前,這層樓的成交價是四千六百萬元(平均每呎三千二百八十餘元),換言之,這物業的價格已下跌了近三成,可惜,當年高價搶回來的東西,今日賤價出讓依然乏人問津。其時百寧順的困境可想而知。
除了地產投資失敗之外,百寧順多次與佳寧進行交易皆「著了道兒」,例如百寧順一家私有公司購入佳寧名下香港友聯銀行17.7%的股權,這宗交易尚未完成,百寧順就蝕了一億四千四百萬的訂金與對方。
林秀峰曾經做過許多生意,而且十分轟動,但大多以失敗告終,其中最熟為人知的是林氏家族投資「佳藝電視」,可惜最後該電視台宣布倒閉。
當他們轉向地產界發展時,同樣做了一件極轟動財經界的大事──以十五億六千萬元買入「金門大度」──現易名為「美國銀行中心」──,然而當時「佳寧置業」剛從置地手上買入,買入價僅為九億九千八百萬元而已!
「百寧順」以極不合理的高價買入多宗物業,因此令到資金極為緊絀,加上物業市道不景氣,令公司的資產淨值大幅下降,負債比率則大幅上升,故使公司走上破產邊緣。然而,林氏最大的致命傷是依傍著「佳寧」,佳寧面臨危機,「益大」更遭到清盤的厄運,同一條船的百寧順,又怎能獨善其身呢 ?
百寧順借殼上市以來,似乎和虧蝕結下不解之緣,在八二年度公司蝕去了三百八十多萬元,在八三年度更虧損二億八千九百萬元,奇怪的是每年「錢照蝕,紅股照派」,八二年竟十送一紅股(但不派息),八三年更十送二紅股(同樣不派息),林氏兄弟在商場上雖然不能夠長袖善舞,但在股票上的計謀和把戲卻不賴!
 樓主| 發表於 2007-6-29 19: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後來百寧順的債主銀行東亞追討債項,由於欠債一拖再拖未能清償,最後在八三年八月下旬申請停牌。
八十年代銀行風潮
九一年裏,香港股市的上升之中,以銀行股表現至為突出,主要的銀行股類如恆生銀行、東亞銀行以及永隆銀行等升幅逾倍,有「大笨象」稱號之匯豐亦有驚人升幅。踏入今年,匯豐公布內部儲備之後,大家驚覺到原來銀行過往一年穩藏了巨額盈利,所以銀行又再更上層樓,成為投資者搶購的目標。
曾幾何時,銀行股成為投資者唾棄的對象,人人爭相拋售這類股票,有人甚至因為持有這類一直以為是最穩健的股票而傾家蕩產!
八十年代中期,本港出現了一次「銀行風暴」,不少老牌銀行先後被政府接管或是倒閉,一間接連一間如骨牌般倒下。先有沒上市的「恆隆銀行」被政府接管,當時股票市場還鬧了個笑話,一些投資者誤以為該銀行和「恆隆地產」這隻股票有關,令到恆隆銀行出事那天,該股也受到盲目拋售,經過澄清後方才沒事。
接著,海外信託銀行和工商銀行亦被政府接管,然後則發生「嘉華銀行事件」,據當時市場的路邊社消息謂政府也曾暗中伸以援手,破財十億。八六年初,老牌的永安銀行受到壞賬拖累,這間歷時逾半個世紀的世家銀行最終股權亦告拱手他人,被恆生所收購。
還有,友聯銀行、新鴻基銀行、遠東銀行都先後被收購或參入國際大銀行集團,才得以生存下去。猶記得當時,人人聞「銀行」二字而色變,投資者不敢買入銀行股,市民卻依然敢存錢在銀行,原因是每一間銀行的倒閉,港府例必挽救,結果種下了後來「國商事件」的禍根。
「海外信託事件」
「海外信託事件」爆發時,確曾對當時的社會尤其是財經界產生極大的震撼,原因除了因為這是一間為公眾熟知的上市公司之外,在那時候來說,海託還擁有「香港工商銀行」以及「華人銀行」股權(前者也是一間上市公司),另外海託還擁有兩家財務公司,為香港的第三大銀行集團,故此其倒閉帶來的影響是廣泛性的。
八五年六月六日傍晚,香港政府宣布海外信託銀行無力償還債項,當晚警方人員立即把灣仔海外信託銀行大廈封鎖,徹夜作出調查,並於出事當日在機場拘捕了身挾巨款和股票的該行董事總經理張承忠。翌日財政司便宣布由政府接管該銀行,使該銀行得以繼續經營,存戶分毫不損,不過該公司的股票卻立即停牌,其後論為「紀念票」。
「海託」的倒閉,是因為銀行的壞賬太多,外貸款項沒法收回,其中不少是對銀行董事控制的公司的貸款。另外,銀行監理專員在接管該銀行時在記者會亦作出透露:「海託在八一至八二年間,曾向一位葉姓的人借出一連串巨款。」
在美國聯邦調查局,香港警方商業犯罪調查科和廉政公署的追查之下,「多明尼加財務公司」創辦人葉樁齡從美國引渡回港,另外,海託多名董事都被警方提堂起訴。
一直以來,銀行都給與市民作風穩健的印象,所以穩健的投資者大多會買入銀行股作為長線投資對象,甚至有些退休人士把退休金換來持有這類股份這些不幸的投資者他們怎樣安享晚年呢 ?
「海託事件」餘波
港府在「海託事件」中雖然扮演救世者的角色,迅速接管了整間銀行,使存款客戶分文不損,事件不致擴大。可是股票投資者卻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的投資一夜之間盡付流水。
事件並不只就此平息下來,還有小小的餘波。「海託」的小投資者認為政府的做法不公平,他們也該受到照顧,政府應該賠償他們的損失。於是乎,一群海託的小股東齊往維多利亞公園示威集會,情形就像「國商」的存戶一樣,不過他們並沒有像國商存戶般激烈。
其實,大家都知道股票持有人就是該公司的股東,無論你擁有幾多股,都是公司的股東。公司出現了問題,應該由股東負責,假如是無限公司,公司任何的負債沒法清償,就會由股東承擔這責任。奇怪的是為甚麼公司出了事,身為股東的竟要他人承擔這責任 ? 假如公司有利潤,是否該股東也同樣把利益轉嫁他人 ? 最莫名其妙的是當時竟有律師伸張正義,替這群小股東出頭,可惜最後徒勞無功。
另外,這事件還有一段小插曲,有一份報章,有一名以中國名酒為筆名的專欄作者,每日一股推薦股票,未知道此君行了霉運抑或另有別情,竟就在海託出事當日力薦讀者買入此股,甚麼偏低長線持有等字眼全都用上了,記得當日海託收市時最低做價還在三元
以上。事發後該專欄當然是極之轟動,不少人均在議論紛紛。想知道此君究竟是何方神聖 ?
翌日,該份報章這專欄依然,不過欄內卻沒了這位作者的文章,換上一幅漫畫,畫著中環康樂大廈搖搖欲墜,有人把一根大柱將大廈頂住!
發表於 2007-6-30 21: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兄台可否再補充97年以後的股災資料,
以補其後之真空。
發表於 2007-7-1 23: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魯賓 的帖子

多谢,同杏仁兄一样请求:可否再補充97年以後的股災資料。。。。辛苦了,多谢!
 樓主| 發表於 2007-7-5 15:14:46 | 顯示全部樓層
盡下力啦 未必揾到
發表於 2007-7-6 13: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s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4-6-12 06:46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