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好孩子

新股速遞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5-6 09:55:53 | 顯示全部樓層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6.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5-6 09:56:49 | 顯示全部樓層
9.jpg 10.jpg 11.jpg 6.jpg 7.jpg 8.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5-6 09:59:51 | 顯示全部樓層
上藥今起招股 配售超購3倍

內地第二大醫藥分銷商上海醫業(新上市編號:02607),今日正式招股。以上限計,上藥將集資172億元,有望成為今年集資額最高的新股。董事長呂明方稱,首季中藥原材料成本上升,但次季增幅已趨穩定,相信集團未來經營利潤率可穩中向上。

上藥招股價介乎21.8至26元,上限較其A股最新報價19.92元人民幣,約有9.3%溢價。公司去年賺13.68億元人民幣,料今年賺21億元人民幣,預測市盈率為23.1至27.5倍。

市場消息指,上藥國際配售已獲超額3倍認購,而嘉能可(Glencore,新上市編號:00805)國際配售亦已獲足額認購。

成本壓力趨穩 限價影響小

上藥首季毛利率按年下跌3.4個百分點至15.2%,呂明方解釋合併收購公司報表為原因之一,若按同比口徑僅下降0.7個百分點。他稱,製藥原材料成本首季較去年下半年上升,但至次季已穩定,相信藉着集中採購等策略可抵銷影響,料經營利潤率未來3年可趨升。

總裁徐國雄稱,國家管制藥物零售價格對公司影響有限,舉例稱目前只有4隻生產藥物出廠價因而有變,影響收入不足1,000萬元人民幣。

百宏首日孖展冷淡 僅220萬

而昨日首天招股的百宏集團(新上市編號:02299),本報統計12間券商,僅得輝立及耀才有發市,合共借出220萬元孖展,不足公開認購額的1%。

至於兩間擬到港集資的外企,亦初步議定聆訊日期,哈薩克銅業(Kazakhmys)擬下周四聆訊,而新秀麗則暫定於5月26日闖關,市傳兩者將合共集資約124億元。

光銀6月聆訊 物美申轉主板

而內地光大銀行上周向港交所入表申請上市後,初步擬爭取6月初通過聆訊,7月掛牌上市。外電亦指,位於瀋陽遼寧省的罕王集團,擬把旗下鐵礦石業務登港上市,擬籌約23.4億元。另外,物美商業(08277)昨公布,轉至主板上市申請已得中證監批准,並於昨天向港交所提交正式申請。

另外,上周五掛牌的匯賢(87001),按港交所資料顯示,保薦人之一的滙豐,當日就以每股平均價4.765元(最高為4.93元)人民幣,於場內增持7,006萬股,涉資約3.3億元人民幣,料屬穩定價格行為。

 樓主| 發表於 2011-5-6 10:00:37 | 顯示全部樓層
1.jpg 2.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5-6 12:04:23 | 顯示全部樓層
盈利預測俏 上藥A股逆市曾升逾5%
今日起公開招股的上海醫藥(02607)先聲奪人,上海上市的A股今早一度逆市勁升逾5%。市場人士指主要由於上藥上市文件披露,2011年盈利預測最少達21億元人民幣(下同),估值相對吸引。 上藥A股今早曾攀上20.95元高位,較前收市勁升5.17%,上午收市前報20.27元,升1.8%,惟相對上藥H股招股價上限26港元,仍折讓約8%。 上藥招股的初步市場反應正面,亦帶動具影子股概念的在港上市內地醫藥造好。其中市值最大的國藥控股(01099)連續第二日逆市造好,今早再升逾2%,新報28.45元。 另比亞迪(01211)發行A股內地上市申請進入直路,中國證監會表示,將於下周一審批比亞迪在深圳上市申請。

比亞迪昨晚公布,擬發行不多於7900萬份新股,佔擴大後股本約3.4%。比亞迪今早偏軟,新報26.7港元,跌0.9%,按現價計A股集資額最多約21億港元

 樓主| 發表於 2011-5-7 20:43:17 | 顯示全部樓層
新股上市消息
股票編號:02299 股票名稱:百宏實業

【足額認購】昨日第二天招股,市場消息透露,其國際配售反應不俗,已獲得足額認購。百宏擬上市集資約26.04億元至34.94億元,擬於5月18日掛牌,安排行為美銀美林、瑞銀和建銀國際。

股票名稱:光大銀行

【7月上市】消息人士透露,光大銀行正計劃,若果在6月取得港交所(00388)上市批准後,隨即展開H股上市計劃,爭取在7月在港上市,首次公開發行集資額將超過60億美元。消息指,該行將聘請光大證券、中金公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巴及瑞銀等負責是次發行。
 樓主| 發表於 2011-5-7 23:06:00 | 顯示全部樓層
上藥旺場 首日孖展3.8億

上海醫藥(新上市編號︰02607)昨正式招股,反應熱烈,7間股票行共借出3.75億元孖展,相當於公開集資額43.45%(見表)。至於踏入第2天招股的百宏集團(新上市編號︰02299),則在港股「八連跌」下轉熱,個別券商終有零的突破。

大戶預留 米蘭站頭錘飛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解釋,股民盤算過,下周三(5月11日)招股的米蘭站(新上市編號︰01150)大熱,中抽率惟恐甚低,加上其巨飛涉及銀碼不大,落重注的大戶仍有彈藥分散注碼,遂冷敲非熱門股如百宏。耀才證券(01428)行政總裁陳啟峰亦表示,已獲10名大戶預留孖展,欲抽米蘭站的「頭錘飛」。米蘭站擬把掛牌日期提速至5月23日,以免跟嘉能可(Glencore,新上市編號︰00805)同日登場。

另一方面,市場消息指,百宏的國際配售已足額認購。本報統計13間券商,當中4間共為百宏融資5,280萬元孖展,相當於公開集資額15.13%。

嘉能可1手8千元 配售超購

至於下周五(5月13日)出台的嘉能可,昨晚初步敲訂入場費,計及英鎊兌港元的滙率及手續費等,一手(100股)或近8,000元,意即以每股上限價介乎逾79到80元計算。「頭錘飛」初步定為約12.4億元,最多可抽約1,560萬股。

雖則市場關注商品牛市已死,但市傳嘉能可的國際配售已超購1倍。而基礎投資者之一、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繼認購8.5億美元股份後,路透社指或會「加碼」1.5億美元。

嘉能可逆市受捧,料是受惠於「快綫」的刺激。市傳這巨無霸於5月24日在英掛牌首日,不僅可晉身為富時100指數成分股,且有機會被納入MSCI(大摩指數)環球標準指數。

其他新股方面,5月16日招股的內地最大木地板企業中國地板(新上市編號︰01822),據保薦人之一滙豐的報告預測,2011年度市盈率15.3至20.3倍,估值51億至68億元人民幣。

中國地板 市盈率逾15.3倍

滙豐又預期,中國地板2010至2012年度,盈利複合年增長為31%。公司的主要品牌為「大自然」(Nature),市佔率由2007年的3.9%增至2009年的6.5%。

另再有創板股出場,鉦皓控股(新上市編號︰08132)擬以配售形式推出,5月18日正式買賣,涉及1.65億股,每股配售價0.3元。

 樓主| 發表於 2011-5-7 23: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1.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5-9 15:07:54 | 顯示全部樓層

米蘭站值吼

二手市場乏善足陳的同時,新股市場卻乘時而熱,主因是遠東宏信(03360)及唐宮(01181)將新股熱重新打起。在未來兩周的新股混戰當中,我個人比較看好米蘭站(01150),主因是夾着本身的既有知名度,加上規模較細貨源容易歸邊,較一般股好炒。再者,保薦人近年鮮有好「Deal」,難得適逢有此人氣股在手,相信會藉此省靚招牌,相信熾熱程度更甚。

上藥受藥品限價影響較微

不過,米蘭暫始終規模細,即使瞓身中籤也不會多,因此大路者反可留意今年最大的IPO上海醫藥(02607)。上藥是集製藥、醫藥分銷、供應鏈管理及藥品零售的一站式綜合藥企,公司業務毛利率最高的製藥業務目前收入佔比約20%至25%,利潤佔比預計增至三分之二,市場將之跟國藥(01099)比較有點以偏概全。

當然,投藥股最怕是內地藥價限價的問題,內地早前要求162個藥品降價,上藥亦涉及其中,但據管理層表示集團只有4個品種需要降低出廠價,佔去年收入不足1,000萬元人民幣,加上集團集中研產的是高新醫藥,因此限價影響有限,而且集團其一銷售渠道是透過醫院進行,有助提升毛利率。

上藥積極併購

另外,公司近日剛剛宣布與中郵集團及美國輝瑞集團進行戰略合作,有助提升公司的國際化進程。至於在內地的分銷網絡拓展突破了集團業務之發源地華東地區,透過早前收購中信醫藥,進軍華北市場,業務發展日趨全國性。而且是次集資額將主力進行收購,市場憧憬公司未來在國內及海外將有多項收購項目。加上輝瑞、淡馬錫、國浩集團等基礎投資者入股,大大增加了此股的吸引力。而且上藥管理層多數是投行出身,熟悉了解資本市場運作情況,也是此股的賣點

 樓主| 發表於 2011-5-9 15:12:36 | 顯示全部樓層
上海醫藥 向千億銷售邁進

全國性大型醫藥產業集團上海醫藥(02607)來港發行H股,招股活動已於上周五展開,預期集資最多172.7億元,其中70%用於擴展分銷網絡及併購活動。

上海醫藥董事長呂明方表示,「中央政府希望於2015年前培養1至3家千億銷售的醫藥企業,上海醫藥很大機會成為其中一間。」按全國醫藥行業的排名,前三位的國藥(01099)、上海醫藥和九州通。國藥去年銷售額69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盈利12億元;上海醫藥去年銷售額374億元,盈利13.7億元。

■50%收入增長料來自併購

「中國醫藥行業特點是企業規模很小,很分散。過去1年,我們進行戰略導向的併購,對公司發展產生很大的推動,今年我們的收入增長約50%預計由併購帶來。4月剛完成收購中信醫藥,為北京領先的醫藥分銷商,主要從事高端藥品及跨國公司的藥品銷售,在供應鍵解決方案上有其自身的特點。中信醫藥去年銷售額逾60億元,過去10年平均保持約30%增長,預期未來仍可保持高速增長,」

「至於抗生素業務的收購則已進入最後的政府審批階段,預期在今年第二季完成,因此將為第二季以後的財務報告帶來正面影響。」

「2009年上藥於中國醫藥品市場分銷的市佔率約5%,2010年相信有所提升,11年完成的併購將於今年全年反映,因此今年預期會進一步提升。中國醫藥分銷前三家企業只佔20%市場份額,預期未來5年,可提高10至15%。」

■醫藥業預期年均增長15%以上

對於行業的前景,他表示,「中國醫藥行業於過去10年出現無拐點的增長趨勢,這是其他行業較少有的,因為大部分行業會受一些經濟波動的影響,惟醫藥行業保持非常好的增長,原因包括中國人均藥品消費水平較低、老百姓健康意識愈來愈強、城市化及老齡化,以及政府的推動,政府新醫改政策計劃3年投入8,500億元,這對市場擴容起很大的作用。」

「根據權威機構的預測,中國醫藥工業行業未來5年年均增長預期介乎15至18%,而醫藥分銷則為20%,均高於GDP增長預測。上海醫藥將在現有業務實現更好的增長,保持及超越行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公司今年首季分銷業務增長逾30%,而製藥業務則在整合中。」

■產業鏈高度垂直整合

與主業為分銷和經營醫藥連鎖店的國藥不同,呂明方表示:「上海醫藥跟國藥各有優點,在分銷領域方面某些東西我們可向它學習,但上藥也有自身的優勢。上藥產業鏈高度垂直整合,有研發製藥也有分銷,從分銷規模上雖說是老二,但中國去年評最具競爭力的醫藥上市公司50強,上藥排第一位。國藥及上藥不是一類的公司,是兩個公司,投資者可買國藥,也可買上藥。」

集資用於併購、擴分銷網絡

至於未來的併購目標,他表示:「製藥及分銷都會物色收購,製藥方面我們目標是提升產品組合及競爭力,分銷併購則會優先在華北、華東及華南三大區,這三大區佔中國藥品消費合共三分之二,僅北京、上海及廣州3個城市已佔20%。我們是要在這三大區域擁有領先的布局,我們剛完成這三大區細分市場的數據分析。投資者很認同我們這樣的一個併購策略,原因是公司很清楚收購以戰略導向,並非單純併規模。」

至於收購的作價,他表示:「全世界行業在整合時,PE會提高,惟我們不盲目參與價格競爭,我們要看戰略上要甚麼,若價格出現惡性競爭,可放棄不要。」

﹏﹏﹏﹏﹏﹏﹏﹏﹏﹏﹏﹏﹏﹏﹏﹏

【MT Comment˙抽】跟國策投資到底

商務部制定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剛於日前正式發布,對於2015年前的發展目標提出了量化指標,包括形成1至3家年銷售額過千億的全國性大型醫藥商業集團等,對上藥招股帶來提振作用。

上藥預測今年每股盈利不少於0.94元,招股價21.8至26元,即預測PE介乎23.2至27.7倍,較國藥的預測PE 32.4倍為低。上藥A股上周收報20.27元人民幣。

國家藥品降價主要在基本藥方面,對分銷會有影響,但上藥出廠價與零售限價仍有空間,而基本藥佔製藥業務少於25%,上藥會通過成本控制去穩定毛利率。上藥擁有製藥業務,工業這一塊的毛利率平均約50%,較分銷高得多,可支撑製藥研發投入。

而上藥與中國郵政的跨領域戰略合作亦值得看高一綫,上藥利用中郵全國3萬個網點,無論在基本藥、特殊藥的配送、或直送業務的配送,將使銷售擴展至以前送遞成本高昂的鄉鎮,對上藥供應鏈未來會帶來很大的支持作用,亦將使成本降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4-6-18 08:43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