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986|回復: 1

金管局已響樓市警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4-13 13:46: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周一向銀行發信,要求銀行在本月底前,評估今年餘下時間內的業務計劃及資金策略,亦會特別要求銀行釐定貸存增長目標、貸存比率及其他風險指標。金管局如此行動,內裏不禁揭示官方對樓市的負面情緒。
效中央收緊銀根
香港與國內面對同一問題:因資金充裕,樓市有泡沫化的傾向。面對樓市泡沫,國內由政府至人民銀行,推出一連串措施,包括限價房、限購令、調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等。香港號稱自由市場,一系列措施如限制買家購買單位數量、限制外來買家入市等,都難以實行,行政措施唯有增加炒家成本的特別印花稅(似乎已被證實短期效果不大),以及政府承諾增加土地供應(一般認為遠水難救近火)。利率措施方面,香港因實行聯繫滙率,利率走勢緊跟美元,變無可變;但金管局似乎有意參考中國人民銀行,逐步收緊銀根,一般收緊措施如調升資本充足比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上調貸款風險值(risk weighting)、下調貸存比率(loan-to-deposit ratio) 以及上調借貸利率,而這些措施皆屬 「硬性收緊」(hard tightening) 。
金管局去年已發出新按揭指引,限制高價物業、非自住物業的按揭成數、要求銀行為買家進行壓力測試等,但有關措施主要是針對個別借款人;陳德霖在周一的信件中,卻是首次提及銀行應評估「貸存比率」,是較明顯的針對貸款機構的措施。如果金管局明示或暗示銀行貸存比率不可超逾某一數字,具體的效果便會是貸款增長放緩、利率上升。
新造按揭利率勢升
所謂貸存比率,是指某地或某機構的貸款相對於存款的比率。1997年樓市高峰期,本地港元貸存比率曾高達113%(銀行體系若有100元存款,貸款便有113元),亞洲金融風暴後的1998年,數字仍達100%;近幾年因貸款需求回落,數字長期在70%至80%徘徊。2005年數字曾高升至87.1%,金融海嘯前的2008年8月,數字為83.8%,2009年第三季為近年低位,數字為69.1%,其後輾轉上升,至2011年2月為81%。中國銀監為國內銀行定出的貨存比率指標為75%,如果金管局仿傚有關措施,意味着銀行在今年餘下時間將「關水喉」。貸款供應一旦收緊,如需求不變,唯一結果是利率上升-香港的拆息、最優惠利率可能較美息提早回升。我們要留意,日後金管局會否將貸存比率設定 「頂位」。
除了貸存比率,陳總裁提及的「資金策略」及「貸存目標」,據筆者理解,會對中小型銀行帶來一定壓力,皆因大型銀行資金主要來自存款,存款利息近乎零,大行的資金成本低。但對於資金策略依靠同業拆借的中小型行,內部的貸存目標不會太理想,拆借資金亦可能被監管機構視為需要提升風險管理的標準。如無意外,為了令貸存比率較為「好看」,銀行一方面有壓力調高存款利率以吸納存款,另一方面料需減少貸款增長。銀根收緊,未來銀行批核按揭將較為揀擇,新造物業按揭利率亦將逐步提升。
然而,金管局今次只是以一種「理性勸說」方式,讓銀行意識到「熱氣」的樓市所隱藏的負能量。雖然這只屬「軟性收緊」(soft tightening) 銀根,但官方已按動警號了。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1-4-17 11:07:24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5-7-30 02:29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