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交所(00388)連續兩年的新股集資額名列全球第一,但以上半年集資額計算,港交所就不敵成功吸引多間內地企業及科技股掛牌的紐約泛歐交易所,屈居第二;然而,近月內企的管治水平備受外界質疑,市場關注下半年內企赴美掛牌的熱潮會否因此降溫。
港集1533億 表現10年最佳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港交所上半年痛失「新股集資額最多交易所」寶座,但期內集資規模,仍然是過去10年以來,表現最佳的上半年,達到197億美元(約1,533億港元),總新股數目多達33隻。
紐交所昨宣布,其上半年的集資額達到254億美元(約1,976億港元),新股數目達到67宗,兩者均位列全球之冠;當中5宗為內地企業,集資額達到7.4億美元(約58億港元),包括互聯網安全軟件商奇虎360,以及內地社交網站人人網。事實上,紐交所自去年起,已積極招攬內企到當地掛牌,去年相關集資規模便達到28.3億美元(約220億港元),內企新股達22隻。
紐交所上市部總裁史考特.卡特勒(Scott Cutler)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亦不諱言,該所今年目標仍然是內企,認為當地平台可提供足夠流通量,又可提升它們的品牌知名度。
內企管治受質疑 市場存戒心
不過,隨着近日相繼有在美上市內企的管治水平及財務狀況備受質疑,一眾「中國概念股」的股價亦遭拖累;以人人網為例,其股價便持續「潛水」,現時仍低於招股價逾4成;而首季股價表現一枝獨秀的優酷網,雖然在4月時股價曾高企67美元,但在兩個月間卻急跌至目前約34美元水平。
市場人士相信,投資者短期內會對赴美內企質素存有戒心,加上美國證監會有意加強對借殼上市內企的監管,在監管條例未清晰前,預期市場對內企的興趣將稍為降溫,影響內企赴美掛牌的估值及進程。
除了中國市場外,卡特勒在新聞稿中亦表示,上半年成功吸引到來自阿根廷、法國、希臘及韓國等地的企業於紐交所掛牌,其中不少獲創投基金支持,並預期今年會繼續看到不同行業的新股上市申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