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1-7-12 10:26:56
|
顯示全部樓層
iBond認購攻略
由香港政府發行的iBond(通脹掛鈎債券)將於今日正式推售,iBond是否抗通脹的好選擇?在認購時投資者要注意哪些細節?今期會為大家逐一拆解。
iBond是由港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原意是希望提供一項投資工具幫助市民對抗通脹,不過,今次港府設計的iBond結構與傳統抗通脹債券TIPS大相徑庭(見下文),投資者在認購前記緊先了解iBond結構。
iBond派息與通脹掛鈎
iBond年期為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為最低1厘,或按派息前6個月公布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率的算術平均值(準確至小數後兩個位)計算,兩者取較高者為準(其他詳情見表)。
舉例來說,假設投資者成功認購並獲分派10,000元票面值的iBond,而在第1個派息日前過去6個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平均值是5%的話,投資者第1期收的息將會約是︰
10,000 X 5% / 2 = 250元
另外,若遇上通縮等情況,投資者亦可收取最低1厘息,大約是︰
10,000 X 1% / 2 = 50元
iBond結構相對簡單,往後的派息都如此類推,筆者亦不花篇幅在此再計,接下來反而想和大家討論一下應否認購。
買iBond先看經濟前景
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分析投資是否適合自己,能夠配合需要,筆者先將潛在投資者分有兩類人,第一類是有投資習慣的人,而第二類就是無投資習慣的人。
買iBond的目的是抗通脹,如果大家有投資習慣的話,要考慮兩個問題,第一是iBond是否有效抗通脹,第二是會否有更好的工具抗通脹。
分析前我們先假設(1)內地通脹將於今季見頂,由於本港通脹一般較內地滯後一季左右,而本港5月份的通脹為5.2%,配合上升勢頭,第1期息可能收5.5%至6.5%厘不俗的利息。再估計之後通脹應會回落至3%至4.5%的近年的正常水平。如果內地經濟無礙,3%至4.5%左右應是合理預期回報。
另外,假設(2)若然內地通脹在今季或下季初都未見頂的話,很大可能會變為惡性通脹,到時人行理應需要將利率加至較通脹為高的水平才有望造成打擊效果。換句話即是存款利率應高於通脹率,而且人民幣滙率升幅有可能較現時快。
如果投資者相信假設(1),就要考慮會不會有其他風險相若而回報更好的工具。如果相信(2)的話,iBond未必是好選擇,因為iBond的息率是平均值,在通脹升的時候,派息率一定較派息時的通脹率低,而由於存款率要較通脹率高,所以iBond回報很大可能較人民幣存款回報低(計及人民幣升值預期;關於更多人民幣預測見下文)。
適合不投資的初哥
以上分析包含了通脹與回報的假設,如果大家覺得太複雜或根本沒有投資經驗的話,其實iBond的確是一項值得考慮的投資工具,因為iBond設有最低1厘息,而且持有至到期就一定保本,再者正常情況下派息應不會只派最低息,若然iBond出現派1厘息的話即是代表通脹很低,甚至近通縮,而這種情況亦只有經濟十分差的時候才會出現,此外,經濟差時債券回報其實應較股票更好。
因此,對想投資抗通脹又不想承受太大風險的投資者,iBond會是適合的選擇,只是不要預期iBond會跑贏通脹。
認購注意收費
iBond是當下可以考慮的投資選擇,但認購時就記緊問清楚中介機構會否收取任何費用,因為iBond回報低,收費會對回報構成重大負面影響。現時很多銀行及證券行都已不收費,甚至送禮吸引投資者認購。
另外,投資者要注意本港債券二手市場並不活躍,認購時需作持有至到期的準備。
摩根︰股票較債券吸引
摩根投資服務副總裁譚慧敏指︰「近年投資者偏好收息產品,所以認為iBond對投資者會有一定吸引力。不過,從投資的角度看,下半年股票前景其實較債券有優勢。」她表示,摩根現時看好內地的消費、水泥、煤、內銀及內房等板塊。
(註︰有關強積金題目將會順延)
---------------------------------
【唔講未必知】iBond與TIPS的分別
iBond雖然掛名為「通脹掛鈎債券」,但結構其實與大家認識的抗通脹債券TIPS(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分別很大,甚至可以話是風馬牛不相及。
美國政府會定期拍賣TIPS;TIPS是每半年派息一次,而且息率是固定的,變動的反而是票面值;到期日有5年、10年、20年及30年選擇;美國投資者最低認購金額為100美元,之後以每100美元遞增,而每次拍賣非競價上限為500萬美元,競價認購上限則為拍賣額的35%。
假設投資者買入10,000美元面值票面息率5%的TIPS,其運作如下︰
在第1年將會收兩次息︰$10,000 X 5%/2 + $10,000 X 5%/2 = 500
在第1年底,如果CPI是5%,票面值將增加5%至$10,500。
第2年的票息將會是新面值10,500的5%,即是525美元。
此外,TIPS到期的時候,投資者將收取現時的票面值或原先的票面值,以較高者為準。
最後大家可能會問,TIPS疑似較普通美債吸引,那美債還有人買嗎?當然,世上是無免費午餐的,由於TIPS結構有優勢,所以其息率往往會較同期美債低1至2厘,而且亦要注意,若遇上通縮的話,TIPS的新票面值是會變得低於原來的票面值的。
---------------------------------
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
iBond熱,人民幣亦深受歡迎。人民幣是近幾年大眾興起的投資項目,亦是很多小市民用來作長綫增值及抗通脹的工具,主因是大家都相信人民幣長綫會升值。
可是,近日投資銀行高盛建議客戶退出看好人民幣的工具及部分對冲基金更唱反調看空,人民幣升值預期再並非一面倒,對於人民幣前景,外滙重置資產管理(Overlay Asset Management;法巴旗下的附屬公司)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主管忻海認為︰「中國硬着陸的風險十分低,人民幣每年升值3%至5%的預期仍未改變。」
另外,忻海指投機者其實很難造空人民幣,他指︰「現在造空人民幣主要有兩個方法,第一是透過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NDF),第二是透過人民幣期貨合約進行,但這兩項投資工具的規模相對人民幣的量仍然很少,對人民幣的滙率升跌影響仍很低。」
摩根投資服務副總裁譚慧敏亦表示︰「預期人民幣會繼續升值,但速度不會太快,因為要避免大量資金湧入,升值幅度將介乎每年5%至8%之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