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6-8 11:41:00
|
顯示全部樓層
測量師:未來難測 海運補價不廉
對於海運補價,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前會長蘇振顯說,「要用市值準則來做估值,才可評論是否市價」,但粗略計算,覺得海運補地價79億元「不算便宜」。
每米15.6萬 難估21年市況
他表示,海運在新租約下,合計可用的商業樓面是50,631平方米(現舊租約的商業樓面為46,001平方米,新租約下將額外增加4,631平方米,合共50,632平方米)。以此計算,21年租期,每年每平方米的市值是15.6萬元。然而,在估價學上,這個個案不應用21年去攤分租值。
「政府不是逐年收錢的,九倉要一筆過付款。簡單說是用15.6萬元去買一平方米(約10平方呎)的21年租期,不便宜,誰可擔保未來21年的市況。」對於有說法指「海運租值未來會5級跳」,蘇振顯說︰「估價師一般根據現有實際數據做評估,甚少用日後的估計數字去估價,因為未來市況估算可出現很大參差。」
倘不續租 九倉可挑戰政府
早年曾經任職地政處地政專員的蘇振顯指出,政府很難將海運大廈及碼頭公開招標,當中顧慮不少。「九倉持海運有很長遠歷史,以往都有續租紀錄,如果政府將海運公開招標,九倉一定透過法律程序挑戰政府的決定,質疑政府不續租的理據。」蘇振顯又說,海運是香港現時唯一的郵輪碼頭,若將之公開招標,會令碼頭出現營運問題,影響郵輪旅遊業。
蘇振顯表示,續租21年期是香港政府一貫給碼頭續租的年期,是一個正常的租期。「英國人早知碼頭對經濟重要,所以殖民地時代,就不會將碼頭批租太長年期,例如50年,英國政府管治香港時,便慣常將碼頭批租21年。」
九倉擁通道 不宜招標經營
另外,政府不能輕易將海運公開招標,據悉其重要考慮,是九倉擁有一條通往海運郵輪碼頭的必經之路,政府就算將碼頭招標,另覓新經營者,九倉有權關閉通道,不利新經營者,亦打擊海運郵輪碼頭營運,故九倉與地政總署在海運續租問題上,其實一直處於上風。
中原地產區域營業董事黃瑋琮不認同「明益九倉」的說法,他表示,海運的實際可用商業樓面其實不多,總樓面至少要扣減一半,還有其他條款,加上海運商場晚上人流少,「個場夜晚好靜,九倉也不易做。」他指補價79億元算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