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軍官昨天說,由於北約與俄羅斯因為烏克蘭關係緊張,下月北約巡邏波羅的海的戰機會增加兩倍,以增強東歐防禦,進行軍事干預。 地處歐洲與前獨聯體地理交叉點上的烏克蘭,是俄阻擋北約的最後一道安全屏障,越過這條防線,俄就與世界最強大的軍事政治集團迎面相撞。軍事專家認為,一旦北約東擴到烏克蘭,俄羅斯的戰略前沿將被迫向後收縮上千公里。面對劍拔弩張的烏克蘭局勢,俄羅斯實際上是不能作出讓步,也沒有餘地可作出讓步。因為烏克蘭也是俄通向世界的必經之路,掌握著俄歐的陸上走廊和重要海上通道。作為原蘇聯四大艦隊之一的黑海艦隊就部署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港。此外,俄每年50%的出口和25%的進口運輸也都通過這裡。 回溯到1954年,為了慶祝「兄弟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300週年」,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把屬於俄羅斯版圖的克里米亞半島作為「恆久友誼的象徵」贈給烏克蘭,決議的理由是「鑒於克里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經濟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經濟和文化關係密切」。 但是,俄羅斯的慷慨是有條件的,這個前提就是烏克蘭必須是自己人,是立場一致、聽話順從的「兄弟」。然而,近年來烏克蘭親西歐的表現讓俄羅斯感到「兄弟情誼」正在被稀釋和瓦解,這筆大出血的買賣愈加顯得不值得。 實際上,提及克里米亞,俄羅斯甚至境外的俄羅斯族人都有一種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的追悔之情,哪怕這個地區在60年前已不再屬於俄國領土,但在心理上認同這一點對俄羅斯而言依舊充滿障礙。 在西方諸國口徑一致地譴責俄干涉他國內政、反對克里米亞公投時,「俄羅斯應以鐵拳捍衛利益」之類的聲音在俄羅斯國內並不孤單,對軍事和土地愛得深切的俄羅斯對於這種強硬態度樂見其成。 一俄羅斯學者撰文說,「由於呼籲理性的聲音無力阻止北約的擴張,俄羅斯祭出鐵拳」。並且還將烏克蘭局勢與2008年俄羅斯出兵格魯吉亞相提並論,認為當年格魯吉亞軍隊發動襲擊殺害俄羅斯維和士兵和大量南奧塞梯平民,俄羅斯做出反應。該學者認為,烏克蘭事件與上次一樣,鐵拳是展示給復仇主義者的舉動——在經歷過去十年的地緣政治和道德損失後,他們希望得到安慰。 在今年烏克蘭政局動盪不安的情況下,3月6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加入俄羅斯的提案,3月16日,就此提案全民公投,並再次高票通過。 這並不是克里米亞第一次向俄羅斯表忠心,早在蘇聯解體之時,以克里米亞就對歸屬於烏克蘭提出抗議,並在1992年5月5日宣佈獨立。 當時的情況相當緊張,戰爭一觸即發。在俄羅斯的調解下,克里米亞才決定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設在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也被俄烏兩國拆分,俄羅斯租借塞瓦斯托波爾軍港作為艦隊的基地,每年都要向烏方繳納約1億美元的租金。 對歷史的解讀總是雙面的,這些事件一方面解釋了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的「孽緣」,另一面卻也證明了克里米亞早已不屬於俄方。 正是白字黑字無比清楚的克里米亞歸屬,使得俄羅斯即便再眼饞都無法公然撕毀合約,直接出面爭奪該地區,而是打著尊重克里米亞人民選擇的旗號,坐等肥肉乖乖送進嘴裡。 而烏克蘭這個國家缺乏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沒有形成一個鮮明的烏克蘭民族,跟俄羅斯混在一起太久了。 獨立才20多年的烏克蘭,對於「向東」還是「向西」這個問題一直分歧巨大,很多時候民族差異和地緣的接近遠比整個國家的完整更能左右烏克蘭人民的選擇。 流經首都基輔的第聶伯河,像一道難以癒合的巨大傷口撕裂了烏克蘭。以第聶伯河為界,烏克蘭東南部與俄羅斯接壤,多俄羅斯族人聚居,信仰東正教,也是重工業區,無論經濟還是文化都偏向俄羅斯。但西部多烏克蘭族人,信奉天主教,羨慕西歐國家的富裕生活,極力想要加入歐盟。 在詞條解釋中,總能看到這麼一句話,「克里米亞半島在歷史上先後被不同的民族佔領」,這絕對不是誇張,克里米亞彷彿一道指向標,幾乎沒有遺漏地記錄了兩千多年來歐洲大陸上的強大民族和政權。 克里米亞總是隸屬或依附於當時的強者:公元前15年被羅馬帝國,250年被哥特人,376年被匈奴,8世紀被可薩人,1016年被拜占廷帝國,1237年前欽察人,1237年被蒙古人,1478年被奧斯曼帝國,1777年被俄羅斯。 300年的統治使得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人的聚居地,無論在人口構成還是心理認同上都更加地俄羅斯化,所以在「東」「西」選擇上,克里米亞總是毫無疑義的倒向俄羅斯。 恰是因為烏克蘭地理位置的重要,這塊土地更如同北約與俄羅斯的角鬥場,各方勢力的滲透和交手使烏克蘭政壇彷彿一場不知倒向何方的拔河比賽。亂局之下,作為烏克蘭自治共和國的克里米亞宣佈獨立,又給本就火藥味十足的局勢澆了一桶汽油。 白宮3月14日宣佈,副總統拜登17日前往東歐,與波蘭總統科摩羅斯基與總理圖斯克,以及愛沙尼亞、立陶宛與拉脫維亞等國的總統等舉行會談,商討烏克蘭局勢。 「美國不可能面對面地跟俄羅斯打仗,風險太大了,美國國會肯定不通過。」所以劉再起教授認為一旦戰爭開打,美國人會成為背後的支持者,提供武器裝備、軍事信息和資金,而歐洲會派一些志願兵過去。而此後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出現了疑似美國黑水公司的僱傭兵。俄羅斯外交人員此前也聲稱,300名僱傭兵已抵達基輔。黑水公司是美國著名的僱傭兵和保安公司,也是與美國國務院合作的三大私人保安公司之一。雖然美國和歐盟各國可能不會以國家名義參戰,但這不妨礙他們組成志願軍支持烏方。 到目前為止,美國只採取了必要的經濟手段,而經濟手段在這時候恰恰最為有效。3月13日,美國能源部計劃從戰略原油儲備中釋放500萬桶,消息公佈後,國際原油價格即下跌2%。 周所周知,能源經濟在俄羅斯占60%以上,俄羅斯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將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到西歐市場,可以說原油80美金一桶是俄財政的生死線,一旦跌破,不僅俄羅斯財政將面臨巨大的赤字,甚至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有崩盤風險。 而此時的美國發展迅速頁岩氣,調整國內能源結構,並已經可以出口天然氣,完全有能力聯合西歐及阿拉伯世界,打一場石油戰,俄羅斯整個過程可謂近乎毫無還擊之力。(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