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澳門的各大賭場,似乎很多事都比美國賭城Las Vegas 來得順遂。在這個距香港僅40哩的小島上,有更多賭客、更多旅館房間、賭場更加奢華、每天也有更多金錢在流動。而 Las Vegas卻正在美國放緩的經濟中尋找它的新定位。受惠於亞洲經濟的成長,和對博弈產業需求的日益增加,澳門的發展蓬勃而快速。但 Las Vegas也並非就此沒落,澳門與 Las Vegas,還有很多可以相互學習的地方。 過去幾年來,都有許多亞洲觀光客來到 Las Vegas。其中最大手筆的當屬亞洲豪賭客,他們可以一注就賭掉 5萬美元,或是整個週末輸掉數百萬美元而面不改色。這裡的賭場與飯店也大方回應這些客戶,在建築風格中漸漸融入亞洲要素,或是在賭場裡擺上更多亞洲豪賭客喜愛的百家樂賭桌。 只是, Las Vegas的危機仍然步步逼近。根據 Las Vegas會議與旅客管理局 (Convention and Visitors Authority),4月的旅館住房率與去年同期相較下滑3.8%,平均每日房租亦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4%。在賭場收入下降約4%的大環境下,賭場不得不裁員,投資人則因下跌的股價和日漸乾涸的信用感到焦慮。 Las Vegas 曾有輝煌的過去,而現在,當局想把它打造成一個逃避經濟疲軟的天堂。在策略方向的改變下,賭城的廣告語也從充滿肆無忌憚意味的「What happens here, stays here.」,變成了輕快的「Do it without thinking!」 相對地,亞洲新興市場發展正蓬勃─對賭博業來說尤其如此。雜誌《Time》指出,近來亞洲幾個地區的博奕產業合法化,使豪奢的飯店與賭場在亞洲林立。如越南胡志明市近郊一筆40億美元的賭場建案,或哈薩克斯坦意欲打造的「西伯利亞草原上的賭城」。 而在亞洲諸城市中,博弈產業最為興旺的當屬澳門。這裡的人口只有50萬,但它的年度營收已經超過了 Las Vegas。中國的經濟發展,以 10%的年增速穩定成長,而因為在中國境內賭博仍屬違法,澳門自然成了賭博的天堂,呈現爆炸的成長。2006年,澳門 GDP成長達到 17%。 原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在1999年回歸中國,之後,很快地對外開放其博弈產業。想知道澳門的成長潛力有多大?月刊《The Atlantic》的說法是:美國有 3億人口,每年花 500億美元賭博;但離澳門僅有 5小時飛行時間的30億人口,目前每年只花了 120億在賭博。 由此可見,澳門發展的潛力極大。想了解西方世界的影響如何在亞洲發揮,可以看看佔地10萬平方公尺的路氹金光大道賭場 (Cotai Strip),或許很有發展成澳門地標的潛力。 Galbreath指出,由美國Las Vegas Sands (LVS-US) 投資的路氹金光大道,到2010年將成為擁有25座美式賭場與飯店的集團。屆時它將提供許多除了賭博外的娛樂,引誘遊客們把 1天的假期延長為 4天的工作和娛樂體驗。 不過,賭城也有其發展的潛力。目前它已成為一個舉辦會議和長周末的度假選擇,目前為止,澳門在這方面還難以與其競爭。 亞洲博弈產業的繁榮發展,並不見得會導致美國博弈產業的衰落。或許 Las Vegas會失去一些豪賭客,但它也會找到別的發展路線。從過去歷史來看,傳統的供需法則在這個產業並不適用,當可以賭博的機會增加,這個產業的營收也必定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