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與國際投資者溝通特別多,因為筆者近期一直忙於籌備米蘭站(01150)上市工作,不少國際、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對當中的獨特經營概念均感好奇,並表示筆者獨具慧眼。不過,具備慧眼的並非筆者,而是企業老闆和管理層。 與投資者溝通過程中,大家也談到環球市場走勢,配合招商證券宏觀論點,筆者有以下的分析: 1. 聯儲局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實質性緊縮為時尚早。若按兵不動有利於維持寬鬆的流動性,內地經濟減速也將令到緊縮政策趨於謹慎,盡管緊縮政策仍將不斷推出,但踏入第3季後,緊縮將趨向謹慎。 2. 預計第2季度香港股票市場將保持震盪上升的走勢,但必須留意美元的反彈和周邊資產價格調整對港股的短暫衝擊。 在超低利率和兩輪量化寬鬆的刺激下,美元已超越日圓成為全球主要的套息交易貨幣。若聯儲局連續大幅加息,美元未來將走強,或引發美元套息交易平倉潮,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面臨資金外流的壓力。不過,在這發生前,全球流動性氾濫不會突然逆轉。 美元指數已經跌近歷史低位,短期下滑空間有限。在市場一致看低美元,看好風險資產之時,慎防強弩之末,物極必反。一旦受到突發事件影響,市場風險喜好可能突然逆轉,美元反彈,風險資產的調整勢所避免。 潛在令美元反彈的因素包括: ⑴拉登被擊斃引發新一輪恐怖襲擊; ⑵市場擔心希臘債務重組; ⑶市場對美聯儲退市計劃和財政減赤計劃的預期發生重大變化; ⑷美元淡倉終止和風險資產同步獲利。 預計內地通脹第2季度見頂,隨後整體將呈現震盪回落的走勢,全年CPI約為4.0%。未來3個月,CPI將出現震盪走勢,4月份CPI可能不低於5.1%,由於持續的緊縮政策和流動性控制,預計經濟增長速度將會逐步放緩,總需求將因為庫存波動而出現適度收縮,預計第2季度經濟同比增長9%左右,環比繼續下降。經濟減速及通脹壓力紓緩,將使緊縮政策趨於謹慎。預計未來貨幣政策調控以數量型工具為主,同時將通過滙率工具紓緩輸入型通脹壓力。 去年第4季度以來,資金持續流出新興市場。4月初以來,亞洲新興市場錄得顯著的資金回流,不過最近一個月流入速度有所放緩。作為香港資金流動風向標的港元滙率也持續偏強。同期,美元與港元同業拆息息差也繼續收窄,顯示港元未來將繼續維持走強的趨勢。過去半年,亞太地區新興市場大多由於貨幣緊縮和資金外流而出現調整,但港股估值仍顯著低於區內大多數新興市場,估值也處於歷史低位,相信就算調整,估計下挫的空間也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