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行長周四開會後,雖承諾聯手應對維持銀行體系及金融市場穩定,但卻乏細節,且沒提出實質行動,有如開空頭支票。難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銀批評各國缺乏合作,未能果斷應對危機。
G20會議僅出口術,沒實際成果,令市場感到失望。部分市場人士原先期望,官方可聯手放鬆銀根、擴大歐盟救市機制,或促請歐洲央行購買更多「歐豬債」等方式救市,但最終願望落空。
BRICS現分歧 俄印拒買歐債
會後聲明只是一些空泛原則,稱會確保銀行有足夠資本及取得充足融資渠道,各國央行亦將繼續準備在有需要時提供流動資金。
即使「金磚五國」(BRICS)一再表態,願意考慮透過向IMF等機構提供資金,以穩定全球經濟,但至今未見詳情。除巴西和中國外,其餘三國亦似隔岸觀火,還未太敢直接購買歐元區債券。
據巴西消息指,巴西建議購買歐元區債券,但俄羅斯率先表明反對,指俄羅斯和中印都沒有相關機制。印度亦指國內有貧窮問題要先解決,且發展中國家亦不應援助發達國家。中國之前雖有買部分「歐豬債」,但亦希望G7擔起部分責任。
佐力克警告 全球瀕危險區
是次金融危機遲遲未能解決,IMF及世銀同時狠批各國對危機處理未夠果斷,導致大家失去信心。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呼籲,各國應拿出2009年4月倫敦G20會議時的集體勇氣。
拉加德認為,關鍵在於各國能否衷誠合作,果斷處理是次危機。若危機未能解決,將有4,000萬人重陷貧困,但若成功,則可造就2,000萬份職位。
世銀行長佐力克(Robert Zoellick)更警告,全球經濟有可能陷入危險境地。他呼籲歐洲、日本和美國需處理好本身深層經濟問題,以免問題擴散至全球其他地區。
澳洲、加拿大、印尼、英國、墨西哥、南非和南韓也擔心,歐洲政客的猶豫不決,最終累及危機不斷擴大,所以7國聯署要求歐元區政府和機構需果斷行動,應對歐債危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