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2-1-13 09:06:34
|
顯示全部樓層
財爺研逾200億利民紓困樓市暫無新招 傾向再推iBond
將於下月1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據悉,在庫房或出現高達500億至600億元盈餘下,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正考慮動用200億至300億元,作利民紓困措施,包括退稅、寬免全年差餉、補貼電費等。
當局亦積極研究再推「通脹掛鈎債券(iBond)」,為市民提供多個投資選擇。
研退稅免差餉補貼電費
就市民關注的穩定樓市措施上,據了解,港府評估今年面對歐債危機的陰影下,防止信貸過度增長,冷卻樓市措施見效,故會繼續實行相關措施;換言之,預算案既不會就樓市有新招,短期內亦不會撤消打擊炒賣樓宇的額外印花稅。
因應歐債危機勢必拖累香港出口,港府亦正研究推出優化擔保計劃,協助中小企融資,其中是透過按揭證券公司為中小企提供信貸擔保,政府亦會提供信貸保證,以便企業更易取得信貸,並大降保費。
去年7月推出的iBond獲超額認購30%,以100億元的發行額而言表現算十分理想;據悉,雖然通脹逐步放緩,當局仍研究是否再推iBond。
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梁兆基昨預期,由於出口放緩,本港今年的整體經濟增長將僅為2%,通脹亦將逐步放緩至3.5%水平;恒生早前的報告不約而同指出,本港通脹已見頂,未來數季會回落至4%水平。隨着通脹改善,iBond對市民是否仍有吸引力亦頓成疑問。
庫房盈餘估達500至600億
曾俊華今年提早於2月1日公布的預算案,亦是他任內最後一份預算案,他原本預料本年度會有85億元赤字,但受惠於去年上半年經濟好轉,賣地、利得稅收入均較比預期多,雖政府仍未作最後結算,但據政府內部估計,全年財政盈餘將高達500億至600億元。
據悉,雖然庫房「水浸」,但今屆政府至6月底便屆滿,而新一屆政府或有鴻圖大計,故曾俊華撰寫預算案時,會沿用以往的紓困措施,不會採用新招。港府去年動用370億元全民派錢6,000元,既受爭議,故派錢一招今年不會捲土重來。
雖然通脹已近見頂,但普羅市民在平日衣食住行方面,仍感到通脹壓力,故當局考慮紓困措施時,亦會希望讓基層市民多受惠。據港府消息人士指,在考慮寬免差餉上,每戶最多寬免6,000元,究竟是分兩季抑或分4季差餉,效果略有不同,現時是傾向全年寬免差餉,每季1,500元為上限,以減輕中產市民負擔。
有關原則亦同應用於退稅考慮上,退稅幅度希望惠及更多打工仔,至於退稅定於6,000或8,000元,消息指,將視乎財政盈餘而定。政府亦考慮提高子女、供養父母免稅額,及放寬供樓利息可扣稅的上限。由於電費補貼令大部分市民受惠,當局亦會繼續推出。
另外,特首曾蔭權在去年10月《施政報告》宣布的部分一次性紓困措施,包括公屋免租兩個月、綜援、生果金等出「雙糧」,在預算案內不會再加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