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317|回復: 12

东方【时事点评】: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5-29 14:19: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色列: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能力,在伊核问题上有军事行动自由
【耶路撒冷消息】据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国家安全顾问乌齐·阿拉德21日说,以色列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能力,在伊核问题上以色列拥有采取军事行动的自由,以消除伊朗核计划对以方的威胁。
据以色列军方电台当天援引阿拉德的话报道,内塔尼亚胡日前访美时曾向美方高层表
明了以方的上述立场,奥巴马政府中的“多位要员”对此表示认同。他说,美方很清楚以色列的安全需求,也很清楚以色列有可能在事先不知会美国的情况下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
目前,伊朗方面尚未对以方的上述说法予以回应。
近期曾警告以色列不要突袭伊朗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20日向媒体表示,他“很确信”在伊核问题上以色列会与美国协调战略。如果以色列单独采取行动,突袭伊朗核设施,这将给以色列带来“大麻烦”。
美国等西方国家指责伊朗发展核计划旨在秘密发展核武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多项决议,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但伊朗坚称,自己的核计划只用于和平目的。
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后,表示愿意通过与伊朗的直接对话解决美伊两国间存在的各种分歧,这引起以方担忧。以方虽勉强表示支持美伊对话,但敦促美国为对话设定时限,并一再表示,为消除伊朗核计划所构成的威胁,以方不排除任何选项,其中包括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突袭。
内塔尼亚胡本月18日至19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同奥巴马就伊朗核问题、巴以和平进程等进行了会晤。内塔尼亚胡在会晤后对新闻界说,他与奥巴马已就伊朗核问题达成了“重要谅解”。

【时事点评】大家知道,在不久前,针对“美国警告以色列:不要在未通知美方的情况下,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新闻,东方评论员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第一:诸如“以色列执着地要军事打击伊朗核项目、哪怕是自己单独行动也要干!而美国则拼命地拉着以色列的手不放”之类的“新闻”,已经纷纷扬扬多次了,可谓是见怪不怪!在我们看来,这种“此地无银三佰两”的“警告技俩”,由于重复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早已令人失去了“讨论的兴趣”;
第二:我们认为,尽管我们已经没有兴趣去讨论“该新闻”本身,但仍然要强调:这是种“战争警告”,仍然值得方方面面高度警惕;
第三:我们还认为,“美以”之所以一再以“双簧”的手法玩这套已令人失去兴趣的“老把戏”,恐怕在于两大原因:

●再谈华盛顿“不敢对朝核问题用强”、而“只敢对伊核问题用强”的无奈

首先:这与华盛顿“不敢对朝核问题用强(这已为事实所证明)”、而“只敢对伊核问题用强”的无奈相关。
华盛顿的“无奈”主要是中国外交部在朝核问题上的“军事态度”不仅非常强硬且极其明确。我们知道,在朝鲜因“种种原因”准备进行第一核试验之前,华盛顿是狠话说尽,并冲着朝鲜公开划了一条所谓“不得核试、否则武力打击”的“朝核红线”。
然而,就在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06年9月揭露布什政府“一度威胁要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从而向方方面面(其实是中国)发出“呼救信号”之后,仅仅10多天的时间,准确地讲,就是在2006年10月9日上午,就是在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结束访华行程、赶赴韩国首尔、且准备降落的档口,朝鲜引爆了第一枚核装置。
之后的真实情况就是:在“高调批评”朝鲜“悍然”进行核试验的同时,中国外交部也迅速地明确了“两个态度”,即:军事解决朝核问题是不可想像的;中国与朝鲜之间几十年前签署的、具军事保护性质的“中朝友好条约”仍然有效。
●中国外交部在朝鲜第一次核试验前后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无非在做如下警告

显然,就如我们当时所强调的,中国外交部在朝鲜第一次核试验前后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无非在做如下警告:
其一:06年10月爆发于东北亚的核冲击波,就是对06年9月发自南亚方向的”呼救信号”之最为及时且最为强悍的回应;
其二:如果有人想在南亚破局,就必须承担东亚破局的后果;
其三:如果有人想在南亚“寻找”战略翻盘的捷径难,就得准备去面对、并自信有能力处理好现有大西洋安全框架被全面颠覆的局面。
值得强调的是,当时,我们对所谓“现有大西洋安全框架被全面颠覆的局面”有两种设想,而中国可以选择默认日本跨进核门槛,从而鼓励日本摆脱美国的军事控制,直接将美国“和平地”赶出东亚(尽管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将因此而更趋复杂化,但那是后话),只是其中的一种。
 樓主| 發表於 2009-5-29 14:26:15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国对朝鲜第一次核试验的“最后处理方式”,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一点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心在南亚方向寻找“翻盘捷径”的华盛顿,其对朝鲜第一次核试验的“最后处理方式”,其实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美国人即没有准备去面对、也没有信心处理好“现有大西洋安全框架”被全面颠覆的局面。起码在当时是这样的。

显然,在伊核问题上,尽管伊朗的态度也非常强硬,尽管“中欧俄”也一致反对军事解决,但却没有谁像中国在朝核问题中那样明确地警告美国“军事解决是不可想像的”,更没有人与伊朗签有“军事保护性质的条约”并“确认”它是有效的。

所以,对朝核问题不敢用强的美国,在伊核问题上还是可以玩这种“准备军事解决”的游戏,因为军事解决伊核问题并不会带来与“中欧俄”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

●在东亚,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出头“替”华盛顿“军事打击朝鲜核项目”

其次:就如首席评论员所指出的那样:在东亚,即因为“中朝友好条约”仍然有效,也因为相信朝鲜跨入核门槛也的确有机可趁,因此,尽管日本与韩国都是美国的东亚军事盟国,却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出头“替”华盛顿“军事打击朝鲜核项目”。

结果就是,在朝鲜声称准备跨入核门槛的时候,美国人不得不亲自上阵,直接与中国的“军事盟友”交手;而在朝鲜第一次核爆炸的冲击波中,军事上超强的美国人,最后又不得不弄了片“那是个失败的核试验”做“遮羞布”、来为“自己的只敢动口不敢动手”遮羞。

●一再警告“以色列不得私自军事打击伊朗”的华盛顿、极力想让“非美势力”、特别是欧盟“仔细斟酌”的一面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问题,也就不难明白两个道理:

第一:一个即愿意、且也敢出头替华盛顿“单独军事打击伊朗核项目”的以色列,作为一枚“中东钢钉”,对美国中东战略、甚至全球战略而言,是多么地重要。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这是一再嚷嚷着要军事打击伊朗的以色列想让华盛顿决策层“铭记在心”的一面。

第二:“有”一个即愿意、且也敢出头替华盛顿“单独军事打击伊朗核项目”的以色列,对美国中东战略、甚至全球战略而言,无疑是一种“具操作性的战略选择项”。对这一点,首席评论员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一再警告“以色列不得私自军事打击伊朗”的华盛顿、极力想让“非美势力”、特别是欧盟“仔细斟酌”的一面。

●“中欧俄美”之间、特别是“欧美”之间出现了某种异动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以色列再次改口、公开声称“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能力,在伊核问题上以色列拥有采取军事行动的自由”、且“一度警告以色列不得私下行事”的奥巴马政府中“多位要员”也“对此表示认同”的背后,是“中欧俄美”之间、特别是“欧美”之间出现了某种异动。
 樓主| 發表於 2009-5-29 14:2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在进一步展开这个讨论之前,我们再来阅读几则消息。

以色列鹰派坚守耶路撒冷所有权 华盛顿会晤无果

【华盛顿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1日坚持称,整个耶路撒冷将永远归以色列主权所有。然而就在他发表这一讲话前的几个小时,以军还遵守承诺拆除了位于约旦河西岸的一处非法哨所。

  内塔尼亚胡在纪念以色列1967年占领东耶路撒冷的42周年庆典上发表了上述言论。他称:“以色列的首都是一个统一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过去一直是我们的,将来也将永远是我们的。它绝不会再次被割裂。”


美国希望斯里兰卡政府与国际社会合作救援难民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伊恩凯利21日说,奥巴马政府希望斯里兰卡政府提供一切必要的合作,确保国际救援机构顺利进入斯政府军与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发生冲突的地区开展救援工作。

  凯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美方敦促斯里兰卡政府允许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联合国救援机构立即进入先前冲突地区评估当地伤员的需求和福利状况,并允许这些救援机构“完全和不受限制”地进入国内流离失所者集中的营地开展全方位救援工作。

  凯利说,解决斯里兰卡人道主义危机的最好途径是使那些国内流离失所者能够本着自愿的原则,尽快以一种“安全和有尊严”的方式返回家园,美方愿同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合作处理斯里兰卡的人道主义需求。

  凯利说,美方认为,内部冲突的结束使斯里兰卡获得一个新的机会,以寻求民族和解,建设一个民主和包容的国家,美方相信斯里兰卡政府能够通过推动与泰米尔及其他少数民族达成权力分享协议赢得和平。

  据报道,自4月下旬以来,斯政府军同猛虎组织的军事冲突已导致斯东部和北部地区至少26.5万人逃离家园。

  斯里兰卡政府21日宣布,在彻底击败反政府的猛虎组织后,它将通过实施向地方政府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的宪法第13条修正案来解决民族问题,同所有党派展开广泛对话,以实现持久和平与民族和解。


俄罗斯拟让西伯利亚“加入”中国东北振兴计划

  【莫斯科消息】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透露,俄罗斯政府将结束制定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开发战略规划工作,这一规划将与中国边境地区发展计划捆绑在一起。

  梅德韦杰夫在边境合作会议上说:“政府将结束制定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开发战略计划工作。”他说,振兴远东地区和外贝加尔应与中国振兴东北计划在工作层面上协调一致。

  梅德韦杰夫表示:“我本人曾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补充说,合作特别计划草案已经起草完毕。

  梅德韦杰夫还说,需要吸引中国投资进入俄石化企业、煤炭开采、码头转运、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电站建设项目。他说,俄罗斯和中国在纳霍德卡、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等地建设热电站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梅德韦杰夫称,中国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资料:欧盟官员:俄格等各方就安全问题进行建设性讨论

【东方档字NO.200905200411】日内瓦5月19日消息,第五轮格鲁吉亚问题国际会议19日在日内瓦结束,主持会议的欧盟格鲁吉亚问题特别代表莫雷尔表示,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等有关各方就地区安全和人道主义问题进行了“建设性”讨论。
  莫雷尔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当天的会议是在“建设性气氛”中进行的,与会各方以工作组的形式就地区安全与稳定以及人道主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特别强调,尽管这轮会议在18日开始时遭遇阿布哈兹代表缺席、俄罗斯和南奥塞梯代表退场的挫折,但有关各方均参加了19日的会议。
  莫雷尔说,在会议中,各方重申要执行在2月份第四轮会议上达成的安全机制,该机制旨在防止和解决突发事件。各方还讨论了难民回归、难民合法身份以及恢复供水和供气等人道主义问题。各方还同意于7月1日举行下一轮格鲁吉亚问题国际会议。
  第五轮会议原定18日和19日召开两天,但18日会议刚一开始,俄罗斯代表团和南奥塞梯代表团就以阿布哈兹代表缺席为由宣布退出。阿布哈兹方面先前已宣布抵制这次会议,原因是联合国的相关报告把它说成是格鲁吉亚领土的一部分。


资料:乌克兰总理宣布拟要求总统将国防部长撤职

【东方档字NO.200905210128】据俄罗斯媒体5月20日报道,乌克兰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20日宣布将要求总统尤先科撤去现任国防部长尤里·叶哈努罗夫的职务。
  季莫申科当天在政府会议上宣布:“今天我作为总理,亲自查看了所有资料(监察局的调查资料),我检查了所有关于证据的文件,我可以指出国防部贪污预算款项是史无前例的行为……因此,我今天将致函总统,信中将附带这些调查结果。根据乌克兰宪法规定,我们要求向最高议会提出撤消国防部长的职务。”
  季莫申科还表示,将向最高议会高层提出成立临时调查委员会调查国防部腐败问题的要求。
 樓主| 發表於 2009-5-29 14:29:04 | 顯示全部樓層
【时事点评】上面,我们一共罗列了五则新闻与资料片段,它们的相关重点如下:

第一:内塔尼亚胡在纪念以色列1967年占领东耶路撒冷的42周年庆典上声称:“以色列的首都是一个统一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过去一直是我们的,将来也将永远是我们的。它绝不会再次被割裂。”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作为以色列政治人物最具代表性的强硬派,内塔尼亚胡讲出这些“心里话”并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讲话的时机,请大家注意,在发表讲话之前一天,他才从华盛顿回来,据说“.......在与奥巴马的会晤中,由于奥巴马支持‘两国方案’,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并敦促以色列拆除在约旦河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建筑,而鹰派的以色列领导人却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在耶路撒冷地位的问题上也表现出了绝不退让的态度,因此造成双方出现分歧,未在此次谈判中获得任何成果”。

然而,东方评论员也注意到,除了强硬地强调“耶路撒冷绝不会再次被割裂”之外,内塔尼亚胡还决定继续兴建犹太人定居点,但他也似乎“温柔”了一回:就在他发表这一讲话前的几个小时,以军遵守承诺拆除了位于约旦河西岸的一处非法哨所。

显然,这份承诺是他向公开支持“两国方案”的奥巴马做出的。但耐人寻味的是,在中东方向,“到处倾听”的奥巴马团队到头来“似乎只有能力”拿掉一处哨所,不要说“两国方案”之类的“关键性大事情”了,即便是犹太人定居点这种“关键性小事情”,也做不下去。


●美国极力想让欧盟“仔细斟酌”的战略选择项,其核心是什么?

非常清楚,一再嚷嚷着要军事打击伊朗的以色列、其想让华盛顿决策层“铭记在心”的那一面,即:一个即愿意、且也敢出头替华盛顿“单独军事打击伊朗核项目”的以色列,对美国中东战略、甚至全球战略而言是多么地重要,的确已经让奥巴马“铭记在心”了。

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在于:一再警告“以色列不得私自军事打击伊朗”的华盛顿,极力想让“非美势力”、特别是欧盟“仔细斟酌”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一个即愿意、且也敢出头替华盛顿“单独军事打击伊朗核项目”的以色列,对美国中东战略、甚至全球战略而言,无疑是一种“具操作性的战略选择项”。

显然,万不得已,以种种方式、或和平的方式、或非和平的方式,“拆掉”欧盟赖以维持其全球政治地位、特别是中东政治地位的伊核六方会谈框架,就是这一战略选择项的核心。

值得强调的是,从华盛顿的外交动向来看,在向美国提供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之前,由于欧盟坚持美国必须首先兑现“让渡国际金融监管权”,但拒绝兑现的华盛顿似乎更想让“迟迟不愿意”拿出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的欧盟明白一个现实,那就是:在美国“万不得已”选择“拆掉”伊核六方会谈之前,它与中国、俄罗斯有的是交换筹码,这种交换将让美国有足够的空间去撕掉“大中东计划与地中海计划”之间的“交换协议”,如果欧盟继续在“兑现”的问题纠缠不清的话。


●内塔尼亚胡在该问题上的公开倒退,意味着“欧美”间的“中东交换中亚、南亚”出现了重大变量

就目前而言,欧盟推动并落实“两国方案”、急于实现中东和平进程的目的,在于启动地中海计划、掩护“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以和平的方式展开,继而从政治、军事、经济层面彻底整饬整个欧洲,为欧元取代美元提供全面的支撑。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原本就是巴以能否实现和平的核心问题之一。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内塔尼亚胡在该问题上的公开倒退,意味着“欧美”间的“中东交换中亚、南亚”出现了重大变量,意味着“欧美”之间的战略互动出现了“异动”,这必将投射到科索沃问题上,投射到格鲁吉亚问题上,甚至投射到与科索沃、格鲁吉亚有联动关系的南亚问题上。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下面,我们再来阅读下面的几则新闻与资料片段,看看这些稿件中又说了些什么:

第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伊恩凯利21日(北京时间22日)说:美方认为,内部冲突(指斯里兰卡政府彻底打败泰米尔猛虎组织)的结束使斯里兰卡获得一个新的机会,以寻求民族和解,建设一个民主和包容的国家,美方相信斯里兰卡政府能够通过推动与泰米尔及其他少数民族达成权力分享协议赢得和平。

●斯里兰卡内战何以持续数十年而无解?

我们知道,斯里兰卡内战之所以持续数十年而无解,就是西方大国、包括印度在内的外部势力“充分干预”的结果。如果从“结果”倒推,那么,斯里兰卡内战之所以“终于结束”,就在于西方大国、包括印度在内的外部干预势力“已经势弱”、至少“已被充分平衡”的必然。

值得强调的是,这份平衡力量的中坚就是北京。


●在美国对斯里兰卡局势给出积极评价的背后,即有一分无奈,也有一分诡异

因此,如果我们从这一层面去观察问题,也就不难看出,在华盛顿公开认为“内部冲突(指斯里兰卡政府彻底打败泰米尔猛虎组织)的结束使斯里兰卡获得一个新的机会”、从而给出积极评价的背后,即有一分无奈,也有一分诡异: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无奈”,在于美国人终于显现出这样一种姿态:由于“相对实力”的猛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南亚方向、甚至在全球层面,美国需要“以实际行动”而不是“到处倾听”来做出某种“战略取舍”,以寻求新的战略平衡、或寻求新的战略空间;


●印度大选顺利结束,美国在南亚实现“成功破局”的“唯一希望”就此破灭

所谓“诡异”,在于时机的敏感性。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由于印度大选大体顺利(执政党获胜、选举揭晓期间仅有小的袭击事件),在“孟买恐怖袭击后续发展”中总体保持了一份清醒的辛格政府、“还有机会”继续带领印度在扑朔迷离的南亚风云中继续保持清醒。

而根据我们之前的评估标准,起码到目前为止,美国在南亚实现“成功破局”的“唯一希望”就此破灭。


●就目前而言,如果华盛顿继续一意孤行、决心在南亚搞事的话,就只有“两种胜算极低”的破局方式了

因此,在我们看来,就目前而言,如果华盛顿继续一意孤行、决心在南亚搞事的话,那么,它在南亚方向就只有“两种胜算极低”的破局方式了:

一是以巴基斯坦军方打击境内塔利班、极端势力的努力、能力不够,或以担心极端势力控制巴基斯坦核武器为借口,或亲自上阵直接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反恐”,或动用特种作战模式控制巴基斯坦核武库,以军事手段直接颠覆或肢解“中国的巴基斯坦通道”;

二是选择一定时机,突然对巴基斯坦施加压力(比如以巴基斯坦的军事打击行动造成了大量人道危机为由),迫使其将打击境内塔利班、极端势力的军事行动烈度降低,从而为驻阿美军与运动到克什米尔地区的“美国背景塔利班、极端势力”建立支援走廊打开方便之门,即为下一步挑起克什米尔冲突做前期准备,也为切断或者干扰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交通线做前期准备。
 樓主| 發表於 2009-5-29 14:34:4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们不厌其烦一再重复的“一段文字”

而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一再强调如下观点:
我们认为,由于南亚方向是中国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中国而言,既然科索沃是欧美的“重中之重”,俄罗斯的当务之急,那么,不论是在台面上“刻意摆出”危害中国整体安全南亚政策选项的欧盟与俄罗斯,还是在台面上“准备实施”危害中国整体安全南亚政策选项的美国,中国都有必要让它们明白这样几点:

首先,北京将对其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不会见风就是雨,否则,反而容易为对方所利用,但同时也务必要让对手明白:中国手上也有足以危害对方整体安全的手段“备用”;

其次,作为备用手段,一旦有人将“刻意摆出”上升至“准备实施”阶段(主要对欧盟与俄罗斯而言),或者将“准备实施”上升至“具体实施”阶段(主要对美国而言),那么,中国必然会做两件事情(但视情况不同,“顺序”可能有别):

第一件事,是立刻出手打破“科索沃问题上届时的平静”,因为“届时的平静”意味着要么是欧盟、与美国达成了“中东与南亚利益交换”、要么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达成了“东欧与南亚问题利益交换”;

第二件事情:是北京立刻对“具体实施者(主要是美国)”展开针锋相对的军事反击,这种军事反击即可以是“苏版的阿富汗战争”、也可以是“巴版的越南战争”、甚至是“南亚版的朝鲜战争”,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将“南亚破局的最大受益者美国”作为主要目标拖上第一线。即便美军躲在“北约的框架”内,也要将美军“单独挖出来”进行“军事折磨”、进行“军事消耗”!

其次,我们还认为:一旦美国凭借“这些交换”胆敢将危害中国整体安全的南亚政策选项、从“准备实施”上升至“具体实施”阶段,企图制造巴基斯坦局势失控、甚至以巴基斯坦核武器可能落入极端势力为借口、或直接出兵、或分裂巴基斯坦,或引爆印巴间的克什米尔战争,从而寻求南亚局势破局,那么,一旦中国顺序、或反向做出“上面两件事”,美国决策层必须面对的后果就是:即便欧盟、俄罗斯开始时愿意向美国提供出所需的“南亚配合”,在这个时候,最大的可能绝不是帮助美国与中国打一场上规模的战争,而是在那一大堆“兑现门”所暗藏核心利益的牵引下,反身去解决各自的重中之重:对欧盟而言,那时候的科索沃问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借美国之需、行欧元取代美元之实,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吸收从美国流出的人才、资金、与技术,并立刻实现欧盟的政治、经济、军事统一,并用地中海计划直接挤掉大中东计划的空间;对俄罗斯而言,那个时候格鲁吉亚与乌克兰问题也已经太小了,重要的是以能源与军事实力为先导,最大限度地恢复前苏联的版图。


●我们为什么要不厌其烦一再重复“这段文字”?

在这里,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这段文字”,就在于:

第一,它恰恰道出了美国南亚战略的无奈:在南亚实现“成功破局”的“唯一希望”破灭之后,为什么美国就只有“两种胜算极低”的破局方式了。

有必要补充的是,所谓“胜算极低”只是客气的说法,从中国在06年处理朝鲜悍然进行核试验所表现出的“战略取向”与“战略决心”来看(中国从军事层面为朝鲜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核试验国际环境、证明在维护巴基斯坦通道安全的问题上,中国是说得到也将做得到),美国人的另外“两种破局方式”根本就没有胜算可言。

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中国官方喉舌新华社在几天前、突然且“首次”发布了一条“发生在几年前的、有关两艘中国新一代核潜艇正式服役”的“旧闻”,本质上是中国对“06年东亚与南亚战略取向与战略决心”的“又一次重申”。

因此,如果驻阿美军不想重蹈前苏联侵阿红军的老路的话,如果美国不想重蹈前苏联在阿富汗战争失败之后就轰然倒地的复辙的话,特别是,如果美国人仍然没有准备好、或者仍然没有自信处理好其全球安全框架的基石--西太平洋安全框架“被彻底颠覆”的局面的话,那么,基于“上述这段文字”,我们不难明白:在印度顺利度过大选之后,原本寄希望利用印度实现南亚破局的华盛顿,为了争取到急需的喘息时间,其唯一的选择就是彻底放弃上述“两种胜算极低”的破局方式,转而调整其南亚政策,策略性地稳住“中欧”,伺机在中国的默认之下、或在欧盟的“共同需要”之下,用一个既不必要、也不打算取得客观测试数据的所谓“欧洲银行压力测试”时间表(9月份)、将另一轮金融危机的“结算日”、从6月底7月初,技术性地推迟至9月份之后。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这段文字”恰恰归纳了“中欧俄美”近段出现战略异动的深层原因;

第三,在印度大选顺利结束、在“孟买恐怖袭击后续发展”中总体保持着清醒头脑的辛格政府将继续执政、从而意味着美国基本失去在南亚“成功破局”的唯一机会之后, “这段文字”也恰恰也预示了南亚格局、甚至中东、中亚、科索沃、格鲁吉亚、东北亚、拉美、非洲局势之“最为可能的发展方向”;


●近期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有一根清晰的主线

显然,如果在上述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近期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也就有了一根清晰的主线。

真实的情况就是,在连续数期的点评中,我们讨论了中欧峰会虽然“重启”、但却表现为“形式重于实质”的事实;也讨论了温家宝总理首次、且明确地将美国倾力兜售的“G2模式”贴上“即毫无根据、也非常错误”标签的意义;

此外,我们即讨论了美国太平洋司令在印度造谣、说什么“中国向美国提出划太平洋而治、但美国拒绝”的动机,也讨论了中国外交部公开指责美国官员造谣行为的背景;

不仅如此,我们还深入探究了“中欧俄美”对斯里兰卡政府“打虎胜利”所持态度的背后,即剖析了西方媒体之所以开始给印度民主挑刺的原因,还分析了英国《金融时报》之所以“紧急总结出”印度民主“四大恶行”的动机;

东方评论员想指出的是:上面的一系列讨论,包括今天的、围绕以色列总理访美归来便立马宣布“耶路撒冷过去一直是我们的,将来也将永远是我们的”的相关讨论,其实都是围绕“那段文字”展开的。
 樓主| 發表於 2009-5-29 14:36:22 | 顯示全部樓層
下面,我们将继续围绕南亚局势,顺着这根主线,关注中俄之间的战略互动。

●在南亚问题上,俄罗斯似乎又回到了“上合组织(中俄)”的共同立场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针对“俄罗斯对斯里兰卡政府打败猛虎组织表示欢迎”配发了讨论纪要,就如我们当时所说:起码在目前为止,这意味着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因“种种原因”虽然一度偏离了“上合组织(中俄)”的共同利益,但由于“俄美”之间并没有达成、或者是无法实现“东欧与南亚的利益交割”,在南亚问题上,俄罗斯似乎又回到了“上合组织(中俄)”的共同立场。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定于6月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因中国的支持而终于“打虎成功”的斯里兰卡,与“愿意充当中国向欧洲投资桥头堡、且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栏”的白俄罗斯,将一道作为上合对话伙伴出现在会场。

如此一来,经历了前期不合的“上合组织”,其影响力反而又大了一圈。


●俄罗斯对中国的“北上战略”正式表态支持

第三,我们也注意到,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俄罗斯政府将结束制定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开发战略计划工作”,并声称“俄罗斯振兴远东地区和外贝加尔应与中国振兴东北计划在工作层面上协调一致”。

显然,在尽力摆出了一大堆的“排列与组合”之后,在“中欧美”、甚至“印日”之间“转了一大圈”的俄罗斯,终于还是决定将其“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开发战略计划”与“必将由中国主导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绑在了一起。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中国振兴东北计划是“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运行平台,因此,这意味俄罗斯对中国的“北上战略”正式表态支持。它较欧盟同意建立“欧洲向中国转让技术工作小组”的意义更进一步!


●俄欧之间的战略互动

下面,我们继续顺着那根主线,再去关注俄欧之间的战略互动。

请大家注意这两段文字,原文分别是:

第四:主持会议的欧盟格鲁吉亚问题特别代表莫雷尔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当天的会议是在“建设性气氛”中进行的,与会各方以工作组的形式就地区安全与稳定以及人道主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特别强调,尽管这轮会议在18日开始时遭遇阿布哈兹代表缺席、俄罗斯和南奥塞梯代表退场的挫折,但有关各方均参加了19日的会议。

第五:据俄罗斯媒体5月20日报道,乌克兰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20日宣布将要求总统尤先科撤去现任国防部长尤里·叶哈努罗夫的职务。


●“俄欧”都非常需要举行这样一场会议,以协调彼此的格鲁吉亚政策、与科索沃政策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18日出现了一点儿小插曲,但有关各方均参加了19日会议的事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论是挰着科索沃问题的俄罗斯、还是挰着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问题的欧盟,在美国人无法、或者不准备“兑现”其中东、或者东欧承诺的情况下,都非常需要举行这样一场会议,以协调彼此的格鲁吉亚政策、与科索沃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国内的亲美与亲欧势力之间,自然也会爆发争吵,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宣布将要求总统尤先科撤去现任国防部长叶哈努罗夫的职务,不过是争吵的具体方式而已。有意思的是,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又开始用能源费用的问题敲打乌克兰了。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已不难看出,除了“上合”之外,格鲁吉亚局势似乎也在向“格鲁吉亚战争前后”的状况回归。
 樓主| 發表於 2009-5-29 14:37: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了塞尔维亚。

●美国副总统拜登对塞尔维亚的访问,其实有这么几个看点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20日,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在与来访的美国副总统拜登会谈后提到了两点:

第一:塔迪奇表示,尽管两国在科索沃问题上意见不一,但塞尔维亚希望和美国建立尽可能良好的伙伴关系。

第二,在谈到科索沃问题时,塔迪奇表示,塞尔维亚视科索沃2008年2月单方面宣布独立为违反国际法的举动,塞现在不承认科索沃独立,将来也绝不会承认。塞尔维亚拥有通过和平、合法的外交方式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权利。拜登则表示,美国不期望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独立,也不把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独立作为美国改善与其关系的前提条件。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副总统拜登对塞尔维亚的访问,其实有这么几个看点:

其一,这是科索沃2008年宣布独立导致美国与塞尔维亚关系紧张以来,美国最高级别的官员访问该地区。

第二,塞尔维亚与美国双方都明确表示出“不会让科索沃问题继续阻碍双方建立更加良好伙伴关系”的意思;

第三,按照安排好的行程,在结束访塞之后,拜登还将访问黎巴嫩。


●这分明是在冲着欧盟“刻意强调”科索沃问题与中东和平问题之间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由于有消息说以色列准备针对黎巴嫩真主党举行军事演习,而黎巴嫩维和工作主要由欧盟部队承担,因此,从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具体行程来看,这分明是在冲着欧盟“刻意强调”科索沃问题与中东和平问题之间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因此,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公开倒退,意味着“欧美”间的“中东交换中亚、南亚”出现了重大变量,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具体行程,则意味着华盛顿在拿“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公开地威胁欧盟,并“准备”将目标直接对准欧元。


●可能是华盛顿对南亚政策进行“微调”的开始

显然,在俄罗斯的南亚政策开始向“上合(中俄)”共同利益回归、而欧盟的格鲁吉亚(乌克兰)政策也开始向“格鲁吉亚战争前后状况”回归,而欧盟的南亚政策仍然在按兵不动,我们认为,在“美国认为内部冲突的结束使斯里兰卡获得一个新的机会”的背后,可能是华盛顿对南亚政策进行“微调”的开始。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站在华盛顿的角度看问题,利用一个“失去冷静的印度”、选择巴基斯坦这个点、将中国拖进战事、从而实现南亚破局,绝对是个“一旦启动、成功率必然颇高、成本相对很低、收益相对很高,且局面极容易主导并控制”的破局方案。

但是,印度大选的顺利结束、辛格政府的继续执政,实际上已经相当于这一破局方案的“正式熄火”。除非有其它的“点火因素”。


●痛恨“正式熄火”是公开表演的原因,寻找新的“点火因素”则是公开表演的动机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也就不难感受到西方媒体之所以开始给印度民主挑刺的原因了,也不难明白有着强烈“美英情结”的英国《金融时报》之所以“紧急总结出”印度民主“四大恶行”的动机了。

由于印度民主“再次选择”了辛格政府,就西方媒体的公开表演来看,用气急败坏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痛恨“正式熄火”是公开表演的原因,寻找新的“点火因素”则是公开表演的动机。


●“中欧俄美”之间战略互动的另一种形式

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大力兜售“G2”未果的美国、还是对“G2”极其警惕的欧盟,由于金融危机依然“有待”深入发展,由于它们的“重中之重”其实都系在科索沃问题之上,因此,它们都在彼此冲着对方打中国牌。

这一点,其实从中国被人硬贴上“G2(中美)”、“G3(中欧美)、迷你版“G3(中美日)”,或者经济版“G4(中美欧日)”、政治版“G4(中美欧俄)”等诸多标签的事实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不论是G2、还是G3、或者G4模式,只有“中美”是一个都不能少、不可替换,而其它的、包括欧盟都属于“可替代品”。

表面上看,这似乎验证了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他还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成为“世界两强”,而G2能否成为G3,也就是说欧洲能否脱颖而出成为第三支重要力量,则要看欧洲是否能发出统一声音。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聆听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歌唱中国”的同时,英国《金融时报》对印度民主的无情抨击,美国政府对斯里兰卡“打虎成功”的正面评价,俄罗斯对斯里兰卡政府取得的胜利表示欢迎,再加上共同处在中国与印度身边的尼泊尔、缅甸、孟加拉近来出现的一系列内政问题,特别是印度在选顺利结束,辛格政府继续执政,所有这些,恰好让我们看到了“中欧俄美”之间战略互动的另一种形式,那就是:

自家屋顶下各有一摊事儿、且彼此间有一大堆“兑现门”无法关闭的“俄美欧”,在印度始终保持冷静、巴基斯坦局势仍然大体稳定、南亚破局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似乎都在调整策略,似乎都在避免继续在南亚方向“单独”找中国的不自在,因为这是中国的重中之重,一旦自己独自出格,而其它方面又做壁上观,则必将独自遭来中国的猛烈反击,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在自己的“重中之重”陷于全面被动。
 樓主| 發表於 2009-5-29 14:37:45 | 顯示全部樓層
●“欧美”南亚政策微调的“基调”

而另一方面,由于印度始终保持冷静,尽管巴基斯坦局势较之前混乱得多,但相对对峙于金融危机中的“欧美”而言,中国仍然显得“太自在了”,因此,“欧美”都有必要在“中印”之间继续点火,什么尼泊尔、缅甸、孟加拉、包括斯里兰卡,只要是中国与印度之间存在矛盾的地方,就是继续点火的地方,如果从这个层面看问题,那么,站在北京的角度看问题,在我们非常肯定尼泊尔、孟加拉的国内局势有着鲜明的印度因素的同时,也应该明白,促成这一局面的也有着强烈的“欧美”因素,显然,这即有给中国找麻烦的动机,更有激化“中印”对立的企图心;

同样,站在印度的角度看问题,在我们非常肯定“打虎成功”有着鲜明的中国因素的同时,也应该明白,促成这一局面的也有着强烈的“欧美”因素;显然,这即有警告印度“不作为”的意图,更有激化“中印”对立的祸心;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应该不难看出“欧美”南亚政策微调的“基调”,那就是:利用印度实现南亚破局,仍然是“欧美”争取时间、转移危机的最佳选择,因此,围着“中印”,在尼泊尔、缅甸、孟加拉、包括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中印”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尽力点火、制造事端,仍然是第一选择。

然而,从“孟买恐怖袭击的后续发展”来看,由于辛格政府将继续执政,因此,最急于在南亚破局的华盛顿心里明白:如果不能迫使欧盟即刻向美国提供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那么,想成功地“威逼利诱”印度进行战略冒险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排除美国直接找欧盟的麻烦、或在科索沃方向去试试“应手”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观察问题,那么,美国一方面对斯里兰卡“打虎成功”持积极态度,一方面又通过拜登的外交行程,将科索沃问题与中东和平“扯”在一起,甚至通过以色列再次威胁伊朗、黎巴嫩,其战略意图也就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如果欧盟在南亚方向继续之前的“不作为”,从而令美国南亚破局的方案彻底流产,那么,美国不排除直接找欧盟的麻烦,或在科索沃方向去试试“应手”(包括中国、俄罗斯的具体反应),或与中国、俄罗斯直接谈判,花费大量的筹码立刻“拆掉”伊核六方会谈框架,总之,只要能尽快挤死欧元就行,从而为尽快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做一次战略赌博。

显然,这就要看“相对弱势”的欧盟将如何反应了。事实上,温家宝总理在中欧峰会的记者会上,之所以对欧盟非常强硬,又是提政治要求(达赖问题)、又是提经济指标(要求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要顺便谈谈军事目标(要求欧盟尽快解禁对华军售),就是瞄到了欧盟的“相对弱势”。

另外,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华盛顿之所以直接威胁欧盟,毕竟是时间太紧了:在实体经济方面,继克莱斯勒之后,通用汽车也准备申请破产,至关重要的美国失业率在继续攀升,这些都意味着美国实体经济在继续收缩;

在虚拟经济方面,最新的消息是: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国债将丧失最高信用评级,近期都在大举抛售美元资产,美元兑欧元汇率水平跌至半年来的新低。

结果是,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在继续攀升。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美国10年期国债殖利率已经升至半年来的新高了,接近3.5%的水平;而30年期国债殖利率也已接近4.40%水平。

在这里,东方经济评论员就强调说,美国长期国债殖利率的升速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而一旦美国长期利率超过8.5%的水平,也就意味着美国虚拟经济的“造血功能”将彻底丧失,为美军提供炮弹、燃油的华尔街金融永动机将彻底停摆。

至于局势最终将如何发展,我们将密切关注。
發表於 2009-5-29 19: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东方的时事评论员确实有水平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09-5-29 19:30:5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4-12-16 01:58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