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攻略 2011年1月21日
大市分析
美國經濟數據以及公司業績總體理想,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大幅下降了3.7萬人,總數降至40.4萬人,遠超市場預期。此外,受資產管理業務上升推動,摩根士丹利去年第四季盈利同比上漲60%,但美市受中國加息的憂慮影響下下跌。標普500指數跌2點0.13%,收報1,280;道指跌2點或 0.02%,收報11,823;納指跌21點或0.77%,收報2,704。昨日,港股走勢反覆向下,巿場憂慮中國於春節前加息,內地股巿急挫,恆指跌 416點或1.70%,收報24,004,成交額為825億。國企指數跌287點或2.18%,收報12,845。在經濟增長勝於預期的情況下,市場擔心中央政府進一步加大緊縮政策,上證綜指跌80點或2.92%,收報2,678;深證綜指跌41點3.40%,收報1,170。摩托車、煤炭、有色金屬、飛機製造等板塊大跌。在市場預期中央將出招遏抑過熱經濟,投資者對加息憂慮加劇下,估計港股短期內將持續反覆,恆指如未能在24,000點心理關口企穩,或會下試23,800位置。
恒生指數走勢圖 大市總成交:825億元
板塊解構
市場憂慮高鐵加快啟動,加上中國民航去年航班正常率為75.43%,同比下跌6.46個百分點,航空股全線下挫。南方航空(01055)大跌6.07%,收報$4.18;中國國航(00753) 跌4.00%,收報$8.65;東方航空(00670) 跌3.67%,收報$3.68;國泰航空(00293)跌3.68%,收報$22.25。
股份資訊
中聯通(00762)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子公司主要在中國提供移動和固網語音及相關增值服務、寬帶及其他互聯網相關服務、信息通信技術服務以及商務及數據通信服務。中聯通12月凈增3G客戶為128萬戶至1,406萬戶,較11月份的112萬戶有所增加;是連續第6個月向上增長。而該月凈增2G客戶 61.7萬戶至1.5億戶,較11月份的60.4萬戶有所上升。更多低價3G手機將推出市場,或可刺激用戶増長。此外,攜號轉網在天津、海南兩試點運行已經有一個多月。工信部指,截至今年1月初,成功進行攜號轉網的手機用戶數超過了2萬人,其中超過70%用戶都轉入了中國聯通。攜號轉網在全國推廣後,中聯通將獲得更大得益。
熱點資訊
內地去年消費物價指數上升3.3%,12月通脹則為4.6%,大致符市場估計3%以上的預期。去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 18.4%,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3.8%,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分別實際增長7.8%和10.9%。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比上年漲5.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漲5.9%,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7%。
《每日經濟新聞》: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擬將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 (即城鎮土地使用稅)兩稅合一,且按照市價計徵。
《證券時報》:消息人士昨透露,上海徵收房產稅或將按照家庭人均面積超60平方米來執行,稅率為0.6%或0.8%。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昨表示,從今年3月1日起,廣東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將提高18.6%,其中廣州市的標準將增至每月1300元。
於去年12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7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09年底增長19.7%,增幅同比回落8.0個百分點;狹義貨幣 (M1)26.7萬億元,增長21.2%,回落11.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4.5萬億元,增長16.7%,加快4.9個百分點。
本港去年12月份整體消費物價與一年前同月比較,上升3.1%,較去年11月份之2.9%升幅為大。主要是由於私人房屋租金,以及外出用膳費用升幅擴大。2010年全年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一年前同期平均上升2.4%。
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大幅下降了3.7萬人,總數降至40.4萬人,遠超市場預期。
美國上月領先指標升至112.4的紀錄新高,升幅為1%,優於市場預期的0.6%,但不及前一月的1.1%。
美國二手住宅銷售上月大幅增加,住宅銷售年率在12月份增加12.3%,增至528萬所,是去年5月以來最多,表現較預期強勁。
工信部發佈了《關於做好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政策體系基本完善,運行機制基本建立。努力培育5-10個帶動效應顯著的省級工業電力需求側管理示範區,有序推進25-30家骨幹工業企業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試點,著力培育一批服務能力強、輻射面廣的工業節電服務機構。
即市技術分析
阻力位 24,500
支持位 23,800
恒指如未能在24,000點心理關口企穩,在23,800點應有支持位,短線阻力位則在上升通道頂部24,500點左右。
免責聲明
此刊物袛作提供資訊,純粹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買賣建議及不代表本公司立場。此刊物所載之資料和意見乃根據出版時相信來源屬可靠及準確之資料來源來編製,惟本公司並不就此等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作出明示或默示之保證或聲明。本公司概不就因任何形式使用本刊物之全部或部份內容而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刊物之版權及所有權利均受保護及歸於英皇證券集團有限公司,在未經英皇證券集團有限公司明確指示下,任何人仕或團體均不得將本刊物之任何部份以任何形式發放、使用或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