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周四全綫暴跌,CRB商品指數創兩年多以來最大跌幅,拖累環球股市下挫。今年一直因地緣危機支持而逐步攀升的油價,跌勢之急甚於近日焦點的白銀,上演一幕石油版的「閃電跌市」(flash crash),令不少人感到疑惑。 牛市逾兩年 基金調整策略 對於這次商品急瀉,市場普遍共識是大拆倉所致。有交易員以「可怕」來形容周四跌市,亦有分析師暗諷對冲基金大舉沽貨套現,就好像受了驚嚇,紛紛奪門而逃,有如傳染病一樣。 不過,隨着商品進入牛市兩年多時間,其實不少基金及機構投資者,近期已經相繼重新審視資產組合,諸如白銀、棉花等升勢甚急的大宗商品,很大機會被大幅減持,以先行套利離場,消除相關風險。 大戶傳減持 巧遇孖展狂加 近月以拋物綫式急升急跌的白銀,被認定是這輪商品拆倉潮的導火綫,激起炒家對商品升得太多太快、開始脫離基本條件的擔憂,最終釀成今次火燒連環船的慘劇。 只是事有湊巧,白銀暴跌之始,卻先後傳出索羅斯(George Soros)旗下基金沽出大部分的白銀及黃金持貨,以及全球首富史林姆(Carlos Slim)大手沽售未來兩三年到期的白銀期權。 陰謀論者自然認為,這是大鱷們的悉心部署,趁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狂加期銀合約保證金(俗稱孖展)8成的難得機會,放風沽貨,以進一步加劇跌勢,贏個盤滿缽滿,更將實力較弱的同行殺個人仰馬翻。 當然商品的骨牌式下跌,更有賴電腦程式沽盤的助拳。現今大戶喜用電腦程式,一來加快交易速度,二來更能緊貼市況變化,無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價格以崩潰形式暴跌,反令大量程式盤自動執行,結果觸發拋售潮,導致跌勢無止境加劇。 或者,今次「商品大屠殺」教曉了我們兩件事:第一,大跌市的跌勢,永遠較我們想像中更急更狠;第二亦是更重要的,大跌市從來不需要強而有力的理由,甚至可以是一堆無關痛癢的原因加起來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