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519|回復: 0

追美股前要三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5-7 23:4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去年5月6日發生的疑似「肥手指」事件,至今已匆匆一年。當日金融市場大幅動盪,出事的原因,至今仍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但市場相信,汲取過當日的教訓,加上事過境遷,類似大屠殺重演的機會理應不大。

去年發生疑似肥手指事件當日,道指於不足10分鐘內急挫600點,20分鐘累跌998點;美國三大「投注站」最終雖收復大部分失地,但道指仍暴挫347點收市,成為金融海嘯後逾15個月最大跌幅,納指和標普500亦分別下跌82點和37點。標普500成分股中,有8隻股票曾經變成廢紙,例如會計公司Accenture便跌見1美仙,其後再反彈逾41美元收市,蔚為奇觀。納斯達克交易所亦亡羊補牢,宣布合共259隻波幅超過6成的股票交易作廢。

除了美股外,其他市場亦由避險因素主導。金價升越1,200美元,逼近紀錄高位:美債十年指標孳息跌至3.27%的五個月低位,日圓亦發揮避風港功能,兌每美元單日上升6日圓,最高見過88,不少滙市投資者均被斬倉,死得不明不白。

5月6日:「肥手指」一周年

至今事隔剛好1年,世界亦已「變了樣」。美股期間反覆造好,道指反彈了足足17%,三大指數剛於上周邁向多年高位,道指和標普500分別創下3年新高,納指更改寫了10年高位。金價不斷刷新紀錄新高,美元兌日圓亦於世紀地震後出現突破,最低跌至76.25的紀錄新低,反而美債孳息周三收於3.221%,與去年今日比較,幾乎原地踏步,其間卻原來曾經跌至2.38%低位,再反彈至3.77%高位後才回落至現水平。

雖然引發當日金融市場大地震的真正原因仍然不詳,但市場普遍認同,高頻交易(High-frequency strategies)是小股災的始作俑者。此種利用電腦程式,於不足1秒套取買賣指令的細微差價,並透過大手買賣從中獲利的運作模式,短短不足1年時間已風光不再,究其原因,是邊際利潤愈來愈微薄,而客觀環境亦導致交易模式漸見式微。

目前波幅與交投均不利高頻交易

市場估計,利用此種交易方法,每買賣100股,去年只能賺取5至7.5美仙的蠅頭小利,較08年可賺取10至15美仙減半。若買賣蓬勃,仍可以量補質,山大斬埋有柴,但過去一年,作為高頻交易的兩大支柱條件:包括波動率和交投量,已變成「王小二拜年」。量度前者又被稱為恐慌指數的波動率(VIX)走勢平淡,上周更曾跌至14.27的接近4年新低,遠低於金融海嘯初期曾經逼近的90,肥手指事件後最高亦只曾見過48。

另一不利高頻交易的因素是市場成交萎縮。今年頭4個月平均每日交易股數為630萬,較去年同期減少15%,4月平均每日交易股數更只有580萬,交投量是08年5月後最低,與金融海嘯前,交投量由06年至09年3月倍升至900萬股,可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新管制條例下,銀行不容許以客戶資金進行坐盤交易,有銀行縮小坐盤交易部門規模,亦有銀行索性關閉坐盤交易部門,是交易減少的背後原因。所產生的連鎖反應是,不少從事高頻交易的對冲基金亦關門大吉,交投更加每況愈下。

多項因素利淡後市

類似的大屠殺,縱使重演機會不大,但對股市出現較大幅度調整,仍不可掉以輕心。美股可能出現調整的原因不乏,例如經濟復甦周期有可能快將見頂,高盛指商業周期已距頂不遠,首季GDP和近日數據亦見美國經濟顯著轉弱。借貨投資令槓桿率偏高,3月孖展借貸增加了74億美元,亦是利淡因素,本周銀價暴挫,與槓桿買賣及交易所提高保證金要求難脫關係。另外,聯儲局的QE2將於6月底結束,失去大水喉,亦會令美股動力驟失,再加上美股已踏入傳統淡季。自1950年至今,道指於5至10月的平均升幅原來接近零。美股是否值得高追,大家不妨三思!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5-4-22 08:37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