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反彈力不足 惟下跌空間有限 在市場充斥不明朗的因素下,投資者的態度相當審慎,大市成交創超過3個月新低。展望港股短期走勢,券商普遍認為恒指在250天綫之上有不俗支持,相信再大跌的空間有限。 大市今日窄幅波動,高低波幅123點,收報22730點,微跌19點或0.1%;國指微跑贏,微升56點或0.5%,收報12680點。 成交創逾3個月低 雖然大市在中移動(00941)的帶動下,扭轉昨日跌勢,惟交投淡靜,主板錄得成交額僅約519億元,是自今年2月初以來的新低。 大和今日發表報告,預期美國貨幣政策將於8、9月的議息會議轉向收緊,而這可能觸發近日的借美元套息交易(US Carry Trade)大拆倉加劇,估計最終導致5,230億港元資元流出本港。 港股估值合理 250天綫有支持 事實上,港股由月初至今已累積不少跌幅,恒指跌990點或逾4%。交銀國際指,目前恒指估值為市盈率11.97倍,處於合理水平,相信再大跌的空間有限。 該行認為,一旦利好美元上揚的因素減退,估計美元還是會重回弱勢,反之港股將迎來反彈。因此該行認為,港股近日的跌勢正好為投資者提供一個買入良機,故應耐心等待。 另邊廂,法興指港股今日交投淡靜,反映市場的觀望氣氛相當濃厚。就技術分析而言,認為恒指在靠近250天綫(現處22455點)附近漸見承接,短綫或醞釀反彈,後市可留意候低吸納機會。 摩通:中資股候低吸 另外,高盛及摩通不約而同地就中資股的策略部署發表報告。高盛基於經濟增長回落,通脹持續升溫、政策干預及油價高企等因素,將今年年底恒生國企指數的目標,由16500點下調逾1成至14500點,即PE估值由12.8倍降至11.6倍(另見文)。 而摩根大通則認為,在內地通脹開始回穩的情況下,相信大摩中國指數(MSCI China)在未來1至3個月會繼續呈拉鋸局面;但對往後3至6個月的看法則為正面,故建議投資者應趁市場恐慌的時候增持中資股,包括內地消費股、公路股及天然氣股等(見表)。 概念股反彈 半新股亦俏 提到中資股,早陣子輪流捱沽的「中投概念股」、「十二五概念股」及部分表現不濟的半新股,今日都見有不俗反彈。 保利協鑫(03800)及東岳(00189)各升逾4%,分別收報4.18元及7.6元;達進精電(00515)則升近3%,報3.45元。中國建材(03323)及卡姆丹克太陽能(00712),收市分別升逾3%及2%,報14.58元及3.28 元。 個別半新股亦有不俗表現,上藥(02607)升逾1%,收報22.9元,但仍低於23元招股價;首隻在港上市的人民幣計價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匯賢(087001)升近4%,報4.83元人民幣。不過,米蘭站(01150)昨日大升後今日卻「回氣」,收市跌近2%報2.72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