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啊SA

老實人 (水中鱼 著)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6-8-13 12:3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實人軟弱可欺 
老實人往往成為某一群體或某種關系中的受損者,他們就是我們通常聽說的那些“受氣包”。老實人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怕”字當頭,不“敢”為先。害怕受到傷害,害怕承擔責任,不敢突破常規,不敢表述情緒……做什麼事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有良好的計劃不能實施,有正當的利益不敢維護,使自己始終處于一種躲避退讓、被動挨打的地位,更助長了不良用心者得寸進尺、肆無忌憚的囂張氣焰,而老實人自己本人呢,既在利益上受損又在心情上受折磨,可謂是飽受身心的雙重磨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其實就是一個互相適應 的過程。這就像是一堆球放在一起進行相互碰撞,球質不能太硬,太硬了就會傷人傷己,但也不能太軟,否則就會被別人壓扁,喪失了基本的生存空間。老實人就屬于那種球質太軟的人,其交際行為基本上是一種退縮、隱忍型的,主張“和”為貴,強調“忍”為上,結果往往不能守住自己的最底限,不戰而降。說到底,這主要是因為老實人缺乏與別人爭斗的決心、勇氣和信心的緣故。 

  老實人不敢爭,間接地是源于其觀念上的束縛。老實人想當然地認為,只要遵守原則,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想要的結果,去爭奪、去斗爭是對原則性的一種違背,因而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取的。老實人以安分守己為美德,以爭權奪利為醜惡,以不爭為高尚,以爭斗為可恥。因此根本就從思想上失去了進行爭斗的勇氣。老實人誤以為,不爭不斗是獲得利益的最好方式,最安全、最可靠也最合理,這在計劃經濟下可能是對的,因為你即使是爭斗也沒有效果,只能適得其反,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就大不相同了,不敢爭斗、不去爭斗就不會有機會送上門來,更不會有免費的午餐供你享用。 

  老實人不敢爭,直接的原因就是害怕承擔後果。畢竟任何突破常規的行為都要冒一定的風險,任何的斗爭都可能會有流血犧牲,老實人被想象中的後果所震懾,從此便變成了軟弱者。而人一旦在一件事情上變得軟弱,那麼就很可能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在接下來的一連串事情上繼續軟弱下去。

  老實人不敢爭,直接的原因就是害怕承擔後果。畢竟任何突破常規的行為都要冒一定的風險,任何的斗爭都可能會有流血犧牲,老實人被想象中的後果所震懾,從此便變成了軟弱者。 
 樓主| 發表於 2006-8-13 12:34:52 | 顯示全部樓層
15種導致失敗的性格 
知足 

  只要有吃有穿,腹飽體暖,就感到滿足。這種人對生活沒有一點欲求,怎麼會創造富有與成功呢? 

  自滿 

自己的總是最好的,甚至認為自己應該成為別人效仿的標准。這種人不屑于與外界來往,他們根本不知道社會進步到什麼程度,怎麼可能有更高的追求呢? 

  保守 

  這種人的生活全憑過去的經驗,沒人走過的路他不敢走,沒人做過的事他不敢做。這種人也許早已經看到自己的現狀不如別人,甚至差得很遠。但他們不是去創造財富以迎頭趕上,而總是想到馬失前蹄。因此,新的東西沒有得到,舊的東西反而丟失了。這種人永遠不敢向新生活邁進一步半步,不貧困才怪呢! 

  怯懦 

  保守性格的人具有怯懦的因素,但這里所指的怯懦是另一種人。這種人主要的特點不是戀舊,而是膽小,總是怕這怕那。哪一種成功不冒風險呢?所以,這種人總是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發財,而自己急得在家里團團轉,著急了就罵娘。 

  懶惰 

  一是身體懶惰,二是大腦懶惰。身體懶惰的人光想不幹,大腦懶惰的人光幹不想。身體懶惰的人每次想的都是不同的問題,說不准常常還會想出些新鮮的思想和念頭,但什麼都不幹;大腦懶惰的人一輩子幹的都是同樣的工作,但從來不考慮去改變什麼。這兩種懶惰一般很少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因為身體和大腦同時懶惰,結局只有死亡。 

  孤僻 

  前邊已經說過,賺錢就是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不與人打交道的人,怎麼可能賺到錢呢?   

  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的人,一般都處理不好與周圍人的關系。與人處不好關系,就不能形%
 樓主| 發表於 2006-8-13 12:43:58 | 顯示全部樓層
成長久的合作。與人合作不好,怎麼能成大事? 

  狹隘 

  一是心胸狹隘,二是視野狹隘,三是知識結構狹隘。狹隘的人一般都有嚴重的自戀情緒,這種性格的人,也是很難與人和社會相處的,並且最容易傷害人。這種人是天生的失敗者,沒有外援,只好又貧且困。 

  自私 

  不想奉獻,只想占便宜,這種人最終不會獲得成功和財富,而只能擁有自己──形影相吊,顧影自憐。 

  驕傲 

  有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這種人也許會成功,但很快又會全部喪失他獲得的一切。這種人最容易犯錯誤,每個錯誤都是他失敗的積累。這種人的心理最脆弱,既經不起成功的喜悅,又經不起失敗的打擊。所以,這種人的結局一般是與可憐和自卑相伴,消極混世。 

  狂妄 

  這種人在哪兒都不受歡迎,盡管他的口氣很大,能力也許很強,但是一定會招來周圍的人群起而攻之,以致丟盔卸甲,兵敗烏江。最終一無所有,成為可笑的唐•吉訶德,精神失常,一邊吹牛,一邊是演著生活乞丐的悲慘角色。 

  消極 

  消極的人往往給人一種不慕名利的虛假印象,但其實在他的外表之下,是極度消極的心態。什麼都不想,什麼也不去做。即使有再強的能力,終生也將一事無成。更可怕的是他卻自認為很聰明,什麼都知道,什麼也都能看透,因而看不起別人。他最容易老,他的晚景最淒涼,因為他有能力敏銳地感受貧困和失敗。 

  輕信 

  容易輕信的人,往往能給人一種有品格有修養的錯覺,其實輕信是他的人性弱點。比如輕信朋友,輕信下屬,輕信合作對象,包括輕信自己的智慧,或輕信知識,或輕信實力,或輕信權力,或輕信判斷,或輕信機遇,或輕信學歷,或輕信經驗……甚至有人輕信神靈……要知道,做生意賺錢是一種個人目的非常明確的事,也是一種以利益為根本的事,同時又是冒風險的事。所以,輕信的性格最容易把利益拱手讓給他人,或把成功交給失誤。 

  多疑 

  輕信的另一面是過分的多疑,這是商家之大忌。多疑的最大特點是把能夠幫助自己的力量冷落在一邊,從而形成孤軍奮戰的艱苦局面,以致使成功離自己越來越遙遠。 

  衝動 

  衝動的人往往多情。一衝動起來就隨便許諾,信口開河。但許諾不能兌現,會極大地損害自己的信譽;而一旦輕率地洩露了自己的經營秘密,別人就會乘虛而人。衝動還有一個缺點是輕易做決策,或突然決定幹什麼,或突然決定撤消什麼計劃。這種輕率的行為本身,很可能就是失敗──根本不需要等到結局發生。 

  不論老實人是否具有以上所有缺點,但了解總不是壞事,因為回避惡習是每個人的責任。
 樓主| 發表於 2006-8-14 01: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實人朋友少 
老實人的朋友通常不多,在關鍵時候能幫上忙的朋友就更少了。老實人的生活圈子總是那麼大,他們不善于結交新朋友。老實人不會有目的地去主動接近一個人,如果這樣做,他們會臉紅、結巴,被人家一眼洞空,老實人自己也會覺得沒用。老實人不習慣于客套、不會應酬,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溢于言表。所以,老實人認識的人不多,搭得上話的人不多,辦成的事也不多。于是,老實人心里便覺得很窩囊,常有感慨,連別人也不無可惜地議論:“哎,這人太老實了!” 為什麼老實人總是在事業上展不開手腳,為什麼老實人在緊要關頭總是無人相助?不是老實人人緣不好,也不是老實人能力比別人差多少,關鍵在于老實人不善交際,有價值的朋友太少之故。在現代社會,朋友少就好像路不通,不能四通八達、互通有無,辦起事來自然就磕磕絆絆。俗話說的好,“多個朋友多條路”,正是這個道理。 

  與其說老實人能力差,倒不如說其交際觀念存在著偏差更為合適。 

  說到底,一切有關人際關系方面的學問和技巧都來源于對“人”的本質的研究和體察。准確地把握對方的個性特征,及時地掌握其心理變化,並相機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這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的前提和基礎。而老實人恰恰是在認識“人”這個問題上不能保持清醒和理智,說得更尖刻一點,就是缺乏必要的悟性;他們往往以一種理想化的方式來看待和對待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他們總是以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來處理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系,因此總是消極被動、事與願違。 

  簡單地說,就是老實人不能理解人的差異性和複雜性,不懂得靈活運用道德標准,不是根據現實需要而是只憑藉主觀理念來思考和處理問題。 

  老實人存在著人際交往上的偏誤,導致了不善外交成為老實人最致命的弱點之一,也是老實人事業無成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老實人總是在事業上展不開手腳,為什麼老實人在緊要關頭總是無人相助?不是老實人人緣不好,也不是老實人能力比別人差多少,關鍵在于老實人不善交際,有價值的朋友太少之故。
 樓主| 發表於 2006-8-14 01: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實人意志脆弱 
財富本身是誘人的,但追求財富的過程卻很煩人。所以,成功者貴在堅持。 

  追求財富的過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在最初它總是讓人看到成功的曙光,但一到了關鍵時刻,就會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困難來臨,致使你喪失追求的信心。所以,渴望成功的人必須堅持。但很多老實人往往就少走那麼一步,結果成功就屬于了別人。一切成功的起點都是欲望,但在將欲望變為成功的過程中,堅韌的意志是人最重要的個性特點之一。大凡成功者,人們都喜歡說他們冷酷無情。其實不然,他們只不過是能夠冷靜地面對事業進展過程中每一個關鍵時刻而已。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們才能在困難的形勢下,穩健地追求著自己的目標。 

  而老實人卻缺乏這樣的個性,他們總是欲望強烈,而意志脆弱。所以,遇到不利于自己的局勢,就會聽任脆弱的意志擺弄,直到他所追求的目標成為記憶中一個遙遠的影子。 

  不過,人性中這種弱點是可以彌補的,例如強烈的欲望就可以補救意志的脆弱。創業的經驗告訴我們,有多大的欲望,一般就會帶來多大的成果。如果發現自己的意志正在遭受困難的挑戰,你不妨有意識燃起欲望的火焰以激勵你的意志。有一條規律:世界上的江河都是朝著海洋的方向流去。財富也是這樣,它也是朝著人們欲望的大海永不停歇地移動。 

  有人通過對100個億萬富翁的性格加以分析之後發現,大凡成功者都有這樣的特點: 

  他們都有很快下決心的習慣,但要他們改變原來的主意卻非常困難。失敗者正好相反。為什麼?因為成功者的性格決定他們勇于堅持,他們在等待一個使“原來那件事”起死回生的契機。他們總是能堅持到最後一秒種。他們之所以對新主意“馬上下決心”,是發現了新主意的價值,但他們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業──他們在決策時很果斷,而在改變決策時又不那麼衝動。這都是意志力的反映。 

  堅韌的意志屬于人性中後天的成份,所以是可以培養的。 

  培養過程的四個步驟: 

  第一,在確定志向的基礎上,不停地給欲望火上澆油; 

  第二,制定一份切實的計劃,使自己追求成功的行動永不停止; 

  第三,關閉心扉,不受外界一切消極因素的影響,包括至愛親朋的幹擾; 

  第四,與鼓勵你和相信你的人結成堅強的事業同盟。 

  如果你這樣做,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身上將產生一種連你自己都感到奇怪的神秘力量,它既可以使你振奮起來,又能使困難低頭。 

  財富本身是誘人的,但追求財富的過程卻很煩人。所以,成功者貴在堅持。
 
發表於 2006-8-14 08:15:02 | 顯示全部樓層
請您們珍重!

~801加油站~
801加油站 設立是希望可以給與一個空間讓大家分享市場之外的悲喜交集,大城小事;無論是與市場長期抗戰錄,或是與市場之戀愛日,就算說三道四,還是高談闊論,閒話家常,談天說地或是談笑風生,都歡迎大家來分享一番!

這裡不是說行情走勢消息,如要對外匯或貴金屬有意見發表的請回到匯海縱橫或真金白銀。

謝謝合作!
 樓主| 發表於 2006-8-14 09:25:42 | 顯示全部樓層
既要勇于堅持,又要敢于拋棄
追求財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老實人而言尤其如此。因此,一旦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勇于堅持,對老實人而言還要學會變通,隨時根據形勢的發展調整自己的方向。 

  要時刻驗証自己的目標 

  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有的人由于堅持而終獲成功,而有的人卻因為堅持而一生失敗
。這是什麼原因?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目標確定的問題──如果你一開始就認定了正確的目標,堅持就會帶給你成功,否則,越是堅持,你就離成功越遠。 

  所以,聰明的人在奮斗的過程中,必須時刻思考並驗証自己的目標是否正確。如果發現自己的目標是錯誤的,那就不能再堅持,必須立刻撤退──也就是改變目標,重新幹起來。否

  則,你終其一生,只不過幹了一件沒有結果的蠢事。那對于一個內心充滿成功欲望的事業家

  來說是過于悲慘的結局。 

  要善于改變自己的方向 

  隨時准備改變目標。這一方面指改變自己的事業目標,使之趨于正確;另一方面也指改變事業進程中某個階段或某個局部的方式和思路。 

  世界上著名的企業清理專家(負責處理企業破產事宜)柯克曾經警告企業家說:“你們不要太熱愛自己的產品。”柯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任何一個企業家都不要太自以為是,認為自己選定的目標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從而把全部人力物力都投去──萬一目標錯了──使自己落得個不可收拾、一敗塗地的結局。柯克的思想並不保守,而是冷靜──他希望每個人都給自己留一手,永遠處于進退自如的境地。 

  調整目標最終決定于內心的力量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也是一種不凡的膽略:不管是為了正確的目標苦苦堅持,還是發現原有目標錯誤毅然地撤退──咬緊牙關把已經消耗的人力物力無情地放棄。可是,你如果真的做到了這一點,你就已經成功了。 

  變革與保守永遠是相對而言的,如果不加分析,只執一端,不論怎樣都是一種偏執。
 樓主| 發表於 2006-8-14 09:26:39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實人太幼稚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一個人能夠把應該是什麼和其實是什麼這兩樣東西區分開來,那麼,這個人就開始走向成熟了。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老實人在為人處世以及人際關系方面,其實是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說比較幼稚。因為老實人常常不能夠正確區分應該是什麼與實際是什麼這兩樣東西,而且對兩者之間存在的差別不能坦然地接受。進一步說,老實人對待社會運行與發展的規律不能實事求是,或不承認現實的合理性,或把現實理想化,而這正是他們受到現實的冷遇和打擊的重要原因。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社會運行與發展不僅僅依靠道德的力量,在實際的發展中還遵循一些現實的原則。老實人往往認識不到,或者不能正確理解這種現實法則,一味地固守和堅持道德標准,因而導致了心理上的某些偏差。 

  事實上,只有理解了現實法則與道德法則的基本內涵與相互關系,我們才能真正看清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的真面目,才能實事求是地指導自己的生存和發展。 

  就拿行善這件事來說,如果對方是個惡人,你就不能對他施以單純的好心腸,縱容壞人的結果是反倒成為幫凶。“農夫和蛇”的故事所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老實人往往是以一種毫無保留的態度完全接受道德標准,這樣的老實人,其實是以一種理想化的方式來理解和觀察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因而總是在現實中碰壁。 

  也有些老實人也認識到了理想和現實的衝突,但他們視道德標准為理所當然的“善”,並極力排斥社會現實法則,視其為理所當然的“惡”。他們往往不能容忍和接受現實道德標准的任何突破和弱化,他們往往會以一種情緒化的厭惡態度來對待社會現實法則,這樣,他們不僅限定了自己的行為範圍,而且限定了自己的交際範圍,在做事過程中也總是處于一種孤立無助的境地。 

  老實人對待社會運行與發展的規律不能實事求是,或不承認現實的合理性,或把現實理想化,而這正是他們受到現實的冷遇和打擊的重要原因。
 樓主| 發表於 2006-8-14 13:05:31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實人死板
所謂的老實往往也是死板的代名詞。死板就是不靈活,就是不懂得應變,說話辦事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用一種態度、一種方式對待所有的人和事。過分老實者通常都是比較死板的,不善于從對方的需要和好惡出發去選擇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方式。他們往往把這種改變看作是油滑,看作是對原則的違背和對道德的褻瀆,他們也缺乏對人的心理微妙變化的體察和 靈活多樣的處事方法,這種觀念上的誤導和能力上的缺陷合在一起,就大大制約了老實人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效果,往往出現事與願違的結果。 

  迎合別人的需要和好惡並不是不講道德不要原則,因為它僅僅是順應了一條最普通的心理規律,即:每個人都是希望被認同的。在取得了對方的認同之後,辦起事來方便,才容易產生預期的效果。辦同樣一件事,善于揣摸對方心理者和不善于揣摸對方心理者,很可能就會出現迥然不同的結果。 

  迎合別人的需要和好惡並不是不講道德不要原則,因為它僅僅是順應了一條最普通的心理規律,即:每個人都是希望被認同的。    
 樓主| 發表於 2006-8-14 13:06:36 | 顯示全部樓層
要聰明,但不要追求精明
實人要在為人處世,維護利益上變得聰明一些,但聰明也有限度,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字之別,差之千里 

聰明與精明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當你選擇了一項事業並准備為之奮斗時,你一定要記住:要聰明,而不要追求精明。聰明的人一般不計較眼下的區區得失,而是把眼光放長遠,時刻有一個總體的事業目標,所有的努力都是為這個目標而服務的。雖然他們的好多行為讓別人看起來都是沒有意義的,甚至很吃虧。但是他們心里清楚,自己的努力肯定在將來會得到巨大的利益回報。 

  精明的人則總是很過敏地盯住眼前的利益,他們處人處事的標准是:人不利己,堅決不交;事不利己,堅決不為。這種人做事的風格給人的印象,好像他們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怕別人拿走了他們的錢。這種人只有在不讓自己吃虧的問題上,才能表現出才能和魄力。 

  成功者都選擇“聰明”二字

  長遠的利益肯定是較大的利益,而眼前的利益從來都是小利。 

  成功的人都是很聰明的人,最明白吃小虧占大便宜的道理;而精明的人最不服人,其事業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失敗。 

  成功的人總是不惜血本來招攬人才,然後通過人才使他們成功;而失敗的人總是因為不想吃虧,只想占便宜而失去人心,然後由人才匱乏和事業無助走向失敗。 

  這就是聰明與精明的不同特點與結局。 

  幾個典型的例子 

  下面有幾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世界著名汽車制造商杜蘭特手下的總裁叫卡 洛• 道尼斯。他曾是杜蘭特手下的小職員,當他談起他之所以被提升為總裁時說:

  “當我剛到杜蘭特先生那兒工作時,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後,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杜蘭特先生仍留在辦公室里,一直呆得很晚。我認為應當有人留下來,給杜蘭特先生提供一些工作上必要的協助,所以我也留下來了……他隨時都能發現我……後來他就養成了召喚我的習慣。這就是整個事情的過程。”  

  道尼斯所得到的報酬與他付出的時間精力肯定不相當,但是,這種吃虧卻使他獲得了總裁的位置。 

  美國船王羅伯 特• 達拉有一位得力助手是位女士,最早她只是一名速記員。談到她之所以能得到這個公司里所有女士都眼紅的秘書位置時,羅伯 特• 達拉說: 

  “我在最初雇用她時,她的工作只是聽取我的口述,記錄內容,替我拆閱、分類及回複我的私人信件。她的薪水同公司其他普通的職員沒什麼兩樣。但是,同其他普通職員所不同的是,用完晚餐後,她還常常回到辦公室來,並且積極地做那些本來不是她分內的、也沒有報酬的工作.並把她替我寫好的回信和其它一些文件送到我的辦公室來。她的能力增長很快,有時候替我寫的信就同我寫的一樣。當我的秘書因故辭職時,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因為她早已做著這樣的工作,並且早已有了這樣的能力。我多次提高她的薪水,直到她的薪水是普通職員的四倍。但是,這是沒辦法的事,她已經使她自己變得對我極有價值,是我的事業不能離開的幫手。”  

  而那些精明的人,在實際中能獲得這樣的機遇嗎?我想很難,而失敗和被炒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聰明,但不要追求精明,這就是吃小虧占大便宜的道理所在,在這一點上,老實人倒是有他天然的優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4-6-30 02:49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