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好孩子

滙賢攻略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4-12 10:16:35 | 顯示全部樓層
知情者︰38年期風險 非拒批條件

首隻人民幣新股匯賢產業信託(新上市編號:87001)昨正式登場,近日備受關注的,為其資產北京東方廣場的合營期限僅餘38年,假如無法延長,相關的資產價值將降至零,投資者利益或欠保障。有知情人士指出,本港亦有其他上市產品,僅持有單一或有限年期的資產,故監管機構認為這不足以構成拒絕批出匯賢的原因。
招股書兩頁篇幅 清楚交代
知情人士表示,本港審批投資產品,一向以披露為本作原則,縱然匯賢存在年期風險,但既然招股書已交代清楚,有關方面亦不會因此而拒絕批出匯賢:「自由化市場下,投資者要做足功課,明白產品的風險和自己可以承擔的風險,做自己的選擇。」
事實上,以睿富房地產基金(00625)為例,旗下只有北京一個甲級寫字樓項目,去年並因賣盤而將該基金清盤,向投資者分派剩餘利益;而港通控股(前稱香港隧道,00032)上市時持有的紅隧專營權,亦於1999年屆滿後歸還政府:「怎能因為她(匯賢)只有一個項目,而那項目又有限制年期,就不批呢?」
據匯賢招股書資料,首頁(i)已提及東方廣場權益只餘38年期的風險,而在風險因素的章節,更以兩頁(36至37)篇幅去披露有關資料。
哪麼監管機構又有否考慮過效法俄鋁(00486)上市時的做法,為匯賢招股增加額外條款,例如僅向專業投資者銷售?知情人士指出,俄鋁當時的財務狀況有問題,因此有需要作出限制,但匯賢一直以來現金流健康,兩者難以相提並論。
現金流健康 毋須限銷售對象
他又補充,除了產品本身的風險問題外,監管機構特別重視市場的準備情況,故先後兩次安排港交所(00388)進行人民幣交易測試:「第一次測試只有百分之六十幾的經紀有去開戶口做,之後監管機構逐個經紀打電話去提醒,到第二次測試就有85%市佔率的經紀合格。」
知情人士透露,監管機構最關注的,是投資者會否視認購匯賢為人民幣存款:「市民可能會想用(匯賢)來買人民幣升值,不過房託始終是證券產品,價格可能較為波動,未必是最適合投資這個概念的工具,市民不應以此當成存款。」
 樓主| 發表於 2011-4-12 10: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手續費兌換優惠大比拼

本港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匯賢產業信託(新上市編號:87001)昨終於打響公開發售第一炮,各行紛紛推出最新認購優惠「搶客」。本港銀行因不能向散戶提供人民幣借貸,惟有以手續費及兌換優惠作招徠;經紀行則在孖展業務上,以借貸成數及息率互相較量(見表)。
恒生突圍 搶商業客孖展
由於本港銀行並未獲准向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借貸,豁免認購手續費成為各大銀行提供優惠的「潛規則」。不過,各行豁免手續費的額度及條件均有所不同,如中信銀行(00998)新客戶才可豁免,永亨證券客戶則需以本票認購才可享受優惠,投資者需細心留意。
受政策所限,鮮有銀行推出人民幣新股借貸業務,不過,恒生(00011)就以推出針對商業用戶的孖展優惠而「突出重圍」:以黃表申請的商業客戶可獲最高9成的借貸,手續費為85元人民幣,相信將吸引不少經營公司的個人投資者一試。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銀行不能借孖展,但銀行附屬證券公司則未受限制。
香港每人每日2萬元人民幣的兌換上限一直未變,然而隨着人民幣不斷升值,以及優惠期有限,市民若對人民幣產品有濃厚興趣,還是愈早兌換愈「抵」,以免錯過兌換優惠。
經紀行憑藉自身優勢,除提前預留百億人民幣做孖展外,還競相推出低息率,綜合各行數據顯示,現時以輝立及時富的最低0.8厘最為吸引,其中後者更將認購手續費豁免,而英皇證券之客戶若直接存入人民幣認購,亦可豁免全額手續費。
客戶存港元 鎖定滙率免損失
另外,滙率波動走勢難以預計,耀才證券表示會對存入港元認購的客戶,實行兌換滙率鎖定以避免滙兌損失。
潛在客戶的商機不容錯過,新開戶優惠亦成為主要「戰場」之一,推出的優惠亦較老客戶更為「着數」,此前並無人民幣儲備,但又打算今後在人民幣熱潮中分得一杯羹的投資者,不妨盡快物色一間實惠代理行。為鼓勵增加首隻人民幣股票的流通性,大多數銀行和證券商均有推出二手市場買賣優惠或指引,不過,優惠期以不超過個半月為多。
 樓主| 發表於 2011-4-12 10:18:51 | 顯示全部樓層
1.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4-12 10:35:07 | 顯示全部樓層
匯賢房託上市 REITs投資知多D

欄名:股壇解碼器
匯賢(87001)是本港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投資者除了聚焦在人民幣概念之餘,亦宜回歸基本功,認購前重新了解REITs的運作,以及特別與REITs有關的三大注意事項。
---------------------------------
可分派淨收入9成用作派息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為集體投資計劃,以基金單位信託形式組成,透過所持有的物業賺取租金收入,並向REITs持有人提供穩定回報。若以匯賢每基金單位發售價下限5.24元人民幣計算,其收益率為4.26%。
根據《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REITs每個財政年度須把不少於其除稅後可分派淨收入90%金額,分派予REITs持有人(詳見「話你知」)。若基金在經營上虧損,則有可能不派息。
REITs不得買地及發展
REITs亦面對很多投資限制,例如不可投資任何空置土地或參與發展房地產項目(但不包括翻新、調整及裝修),不過,收購已發展項目則不在此限,例如於08年時,冠君產業信託(02778)曾發新基金單位及可換股債券,以收購鷹君(00041)旗下的朗豪坊,以增加收入。由於匯賢物業的使用期限只餘38年,故未來會否加入新項目便成市場焦點之一。
估值看重NAV及息率
REITs的估值方法跟地產股相似,一般參考資產淨值(Net Asset Value,簡稱NAV),若NAV上升,亦有利估值上揚。匯賢所持有的物業類型多元化,包括商用物業、酒店、商場、服務式住宅及車位等,但由於目前匯賢持有物業使用期只餘38年,故其NAV將會每年遞減。
另方面,租金收入是REITs持有人的回報,故在衡量估值時,投資者亦會參考租金收入及其回報率,物業租金回報率視乎租金、出租率、空置率等,而酒店則看入住率。
---------------------------------
投資REITs風險 3大注意
1. 信託營運有年期限制
這次匯賢上市,最矚目的條文可算是北京東方廣場的營運年期只餘約38年,北京東方廣場是匯賢與內地合作夥伴的合營物業,合營條文列明,合營期屆滿後,北京東方廣場全部權益將會歸於內地合作夥伴,匯賢只能撤回其在合營關係中的注資,因此,當合營關係解散時,匯賢對北京東方廣場的權益價值將跌至零,這亦是認購匯賢的一大風險。
REITs只運作80年
不過REITs的運作本身亦有年期限制,REITs並不是一家上市公司,她是以信託形式運行,而這個信託營運年期是有限的,從以往每間來港上市的REITs之發售文件(包括匯賢)可以發現,信託的營運年期約80年,當信託期滿後,在REITs內的投資需要變現,並把變現所得現金淨額分派給基金單位持有人。
匯賢與一般REITs不同之處在於,當匯賢在內地的合營關係終結時,匯賢是沒有北京東方廣場這項物業在手的,故亦不會有資產可變現,分派給投資者;而一般REITs在信託期滿後,物業會被變現,然後分派給投資者。
除非匯賢成功與內地合營續約,又或者如當年冠君獲注入朗豪坊般加入新投資物業,否則約38年後,匯賢便不會持有相關物業。
2. 發新基金付管理費 或有輕微攤薄效應
每一個REITs都會聘請管理公司去打理旗下物業,很多時候,這家管理公司都是直屬於分拆物業成立該REITs的發展商,管理公司會向REITs收取管理費,惟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公司可選擇收取現金或基金單位,以匯賢為例,今年管理費便會有80%以發行新基金單位支付。
而從已上市的REITs發現,管理公司收取管理費時,大多會選擇部分以新基金單位收取,換言之,REITs每年都會發行新基金單位,對固有投資者有輕微攤薄效應。
3. 藉特別財務安排派高息引投資者
早年上市的REITs上市時都作出特別財務安排,利用利率掉期達到降低初期利息開支,使基金在早年可派較高息,吸引投資者,故早年的高息未必能延續下去。惟匯賢在這次上市中,並未有相關安排,認購風險內亦沒有顯示有利率掉期相關風險。
---------------------------------
總結︰冠君領匯亦可取
據發售文件所述,匯賢預計收益率約4%至4.26%,相比起其他已上市REITs,不算十分高,詳細投資策略。
其實在已上市REITs之中亦不乏好選擇,瑞銀便看好所有物業均為甲廈的冠君及預計今年收益率達4.9%的領匯(00823)。
﹏﹏﹏﹏﹏﹏﹏﹏﹏﹏﹏﹏﹏﹏﹏﹏
話你知︰何謂可供分派收入?
有別於純利,可供分派收入(Distributable Income)是以該財政年度經審核除稅後的純利,撇除調整的收入,調整一般包括︰
一、未變現物業重估收益,包括撥回減值撥備;二、有關物業或固定資產的折舊與攤銷;三、商譽減值虧損或確認負商譽;四、其他重大非現金收益。
由於以上項目不會產生現金流或任何現金收益或虧損,故未能作為分派給REITs持有人的依據。
 樓主| 發表於 2011-4-12 10:36:14 | 顯示全部樓層
1.JPG 2.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4-13 09:17:50 | 顯示全部樓層
匯賢股東Cranwood 周凱旋持同名公司
穿針引綫 邀李嘉誠投資東方廣場


正在招股的匯賢產業信託(新上市編號:087001),主要資產為北京東方廣場。匯賢原股東中包括一家名為Cranwood的公司,正好跟TOM(02383)大股東、一手促成東方廣場發展的周凱旋所持的公司同名。
東廣交易 一鋪勁賺4億
周凱旋最為人熟知的,是90年代為東方廣場穿針引綫,成功引入李嘉誠作巨額投資,壯大項目規模;她亦在此單交易上勁賺約4億港元。周凱旋目前亦為李嘉誠基金會董事之一。300多頁的匯賢招股書中,從未提及周凱旋的名字。匯賢母公司「匯賢控股」股東只包括長和系、中國銀行、東方海外及中國人壽等,另有一家持1.2%無投票權的權益的公司名為Cranwood。招股書中只形容Cranwood為和黃的聯營公司,於利比里亞註冊成立,未有透露最終權益持有人。
同名公司為TOM大股東
聯交所資料亦顯示,同名公司Cranwood持有TOM集團25.45%股權,以昨日收市價計,市值約8.8億元,由周凱旋持有。就公司股東是否同時持有匯賢股權,TOM發言人稱非涉公司事宜,不便評論。而至昨晚截稿前,長實(00001)方面則未有回覆。
持股市值1.8億 年收息700萬
以匯賢每單位發售價上限5.58元人民幣,及匯賢控股持有最少27億人民幣掛牌後的匯賢單位計,Cranwood持有匯賢的價值約1.8億元人民幣。以Cranwood按比例間接持有匯賢約3,240萬個單位計,上市後每年收息可逾700萬元人民幣。
持有同名公司Cranwood的周凱旋,早於1989年起任職前特首董建華家族旗下投資公司,92年乘北京王府井地產熱潮,向董建華建議把東長安街兒童電影院及附近地皮,發展成新地產項目,即東方廣場的前身。
初期項目面積僅1萬平方米,但周凱旋把附近土地發展權都收購過來,項目面積大增至10萬平方米後,才向董建華報告。其後周凱旋再引李嘉誠成東方廣場股東,至今日才演變為派息率4厘以上的匯賢房託。
周凱旋曾向本地媒體表示,當時負責出讓東方廣場所需土地發展權及遷拆,賺取東方廣場總投資額約2.5%作費用;以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計,96年就賺4億元,更曾形容「當時我樂得整個人昏了,每個細胞都很雀躍」,在中環一遍又一遍地逛,每一家名店看了又看,「感覺是︰(中環)每一件昂貴商品都買得起。但無買,因為快樂的感覺已很滿足。」
網上資料亦流傳,周凱旋當時4億元報酬中,收取2億元現金,其餘以東方廣場權益形式收取。
 樓主| 發表於 2011-4-13 09:18:57 | 顯示全部樓層
1.JPG 2.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4-13 09:19:49 | 顯示全部樓層
倘認購不足5倍 難一人一手

受跌市所累,投資者續抱觀望態度,第2天招股的匯賢產業信託(新上市編號︰87001),孖展成績無大突破,9間券商共借出6.45億元孖展,只及公開籌資額的近29%(見表);但消息指,國際配售已足額,或會提早截飛。
國際配售足額 或提早截止
市場消息指,若餘下未來5天半的倒數期,市況仍欠佳,恐累首隻人民幣新股的反應,令公開發售不足5倍,從而毋須回撥,結果較難做到一人一手。
2天孖展6.45億 僅集資額29%
綜合市場消息,累計兩天已派發約28萬份白表的匯賢,今次共有4億個基金單位作公開發售,當中平均分為甲、乙兩部分;換言之,認購額少於500萬元的甲組佔兩億份,再計及「一手為1,000股」,假如要做到永不落空,按理如有兩萬人做「一手黨」才夠分;惟需顧及大小戶的公平分派問題,難只照顧小注客。
不過,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所言,倘短期大市仍無大起色,料最終超額僅一至兩倍,並未達致超購5倍臨界綫、足以使散戶所佔比重由2成回撥到4成。市場消息也初步推斷,有信心匯賢公開招股定會足額認購;但倘若沒有啟動回撥機制,不易做到逢抽必中。
此外,由於「人幣第一股」涉及不少額外費用為港元新股所無,如「兩重使費」,單以港元借孖展計,券商先兌換人幣;未能全中貨作退款時,又再換回港元,一來一回的人滙兌換及買賣差價等手續費,致令不少股民寧願真金白銀入飛。
然而,要是新股客仍未有人民幣支票戶口,相信已難趕及申請,畢竟銀行需時約一周才奉上;再者,鑑於滙豐的網銀前天壞機,作為匯賢股份登記的中央證券,呼籲欲持有實物股票者提早以電子白表(eIPO)申請,避免留待下周二(4月19日)正式截止時才作最後衝刺。
 樓主| 發表於 2011-4-13 09:21:21 | 顯示全部樓層
2.jpg 1.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4-14 10: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國際超購傳截票 匯賢料升溫

匯賢產業信託(新上市編號︰87001)的國際配售反應不俗,綜合市場消息,有關方面擬提早截票,致令個別基金或機構大戶,擬轉往零售部分入飛,料有助「人幣第一股」招股反應升溫。
市場消息指,匯賢國際配售已錄得超額認購,足以覆蓋公開發售部分,昨亦傳出獲得日資野村、美資基金TPG及主力投資地產的APG Investment等機構投資者青睞。
券商變陣 現金入票優惠吸客
然而,股民料匯賢掛牌難在短期內爆升,以孖展認購恐難抵銷使費,遂以實錢打新股,帶旺eIPO(電子白表)。昨天終破1,000宗申請,更首次有投資者斥近120萬元落重注。
本報統計10間券商3天只借了6.462億元孖展,相當於公開籌資額22.32億元之不足三成。

截止期逼近 大客料零售入飛
部分孖展客顧慮到反應遜預期,加上零售部分比重達兩成,為防中貨過多要補倉,因而改以現金入票。
陳啟峰續指,該行迄今的最大飛是認購3,900多萬元、抽逾700萬股;相信下周一臨近截止期,會吸引規模較小的基金、以及投資公司與私人銀行等大客,改以招股的乙組部分(即超越500萬元以上)入飛,博較易取得貨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5-4-22 09:5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