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好孩子

歐债危机 專刊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5 09:03:34 | 顯示全部樓層
無條件救意大利 始有出路

撰文:Michael Spence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發自意大利米蘭)經濟學家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的新政府入主意大利。不管對意大利、對歐洲還是對全球經濟來說,都是一個生死存亡之秋。如果改革不力、公共財政崩潰而增長持續委靡,意大利將會感到維持歐元區成員國資格成本大於收益,而一旦意大利叛離歐元區,將動搖歐元區的核心,造成的打擊與像希臘這樣的小國,截然不同。
經濟增長慢 削支難減赤
意大利是一個大國,年GDP超過2萬億美元。意大利的公共債務相當於GDP的120%,即大約2.4萬億美元,其中不包括養老體系的負債,因為該體系需要作重大的改革,以反映人口老化和壽命的增加。但總的來說,意大利已成為世界第三大主權債務市場。
可是,利率的飈升卻大大加重了意大利的債務負擔,使其在政治上難以持續。意大利必須在未來6個月內獲得2,750億歐元(即3,720億美元)的債務融資,但投資者卻在試圖減少對意大利的風險敞口(Risk Exposure),使得意大利10年期國債孳息率抽高,已經超過了警戒綫7厘的水位。
對現有債務再融資並非意大利的唯一挑戰,意國內外的債權人,特別是銀行,已經出現了資本損失,資產負債表、資本充足率和信心都同時受到損耗。意大利的貿易和經常帳赤字巨大,且在不斷攀升,這也許反映了意大利相對其兩大貿易夥伴—#^皇國和法國——競爭力下降的事實。此外,過去十年來,意大利的經濟增長一直很慢,而且看不到加速的迹象,這使得意大利即使能實施財政整治,也很難降低公共債務的負擔。
意儲蓄率高 成重要優勢
意大利的低增長是諸多因素的反映,包括勞動市場的僵化、公營部門對科技的經濟基礎投資不足、若干界別競爭受限,以及加入歐元區以來,過慢的結構性調整。
但意大利也有不少重要優勢,其總債務(即政府、家庭、非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債務之和)略高於GDP的315%,與瑞士(313%)、法國(323%)、美國(296%)甚至德國(285%)差別不大(以上均為2009年數據)。但意大利的家庭債務水平很低,還不到GDP的50%。此外,意國一直擁有較高的家庭儲蓄(大約相當於收入的17%至30%),意味着意大利個人和家庭的財富淨值,要比大部分發達國家為高。
此外,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工商業效率高、富創新性,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入。且意國在在金融海嘯出現時及其後,已開始着手整頓赤字預算,與很多發達國不同。當然,這是必要的,因為意國的債務負擔本已很高,但此大大削弱了意大利的反周期經濟刺激措施,妨礙經濟增長。
意非不可救 關鍵在資源
意大利的危機爆發於重要國家風險高企的當兒(如中國經濟的硬着陸、美國失業率的居高不下等)。在評估這些風險時,我們須衡量三個重要的因素:資源、能力和政治決心。即一個國家是否有足夠的資源,解決其面臨的問題?政客是否有足夠的經驗和專業的知識,實施有效改革?和當局是否認知到,採取果斷有力政策的重要?
資源是當中最重要的,如果資源不足,不論能力和意願如何,結果都不會好,除非有外援。同樣道理,政治決心如果沒有能力的配合,轉化為高效政策,也將一無是處。
在我看來,在不少重要國家,包括意大利、美國和中國等,都存在兩種可能的結局:要不是一個相對有利的情景,就是一個較差的情景,當中的差別,關鍵就在政府政策能否有效回應問題所在。與缺乏資源的希臘不同(似乎只有死路一條),中美意等有着充足的資源,但他們要麼是能力有限,要麼是政治不給力(或兩者兼而有之),盡管具體情況不一而足,不同的分析家自有不同的看法。
對意大利來說,這意味着其整治後的資產負債表,可配合養老體系的改革和根本轉變,重建財政平衡,並提振長期的經濟增長。但這卻需要滿足三大條件:一是應對當前調整挑戰的全面改革計劃、二是實施這一改革的政治決心,以及三、讓改革充分實施的時間,以重建信譽,降低意大利債息。
央行作最後貸款人 減改革風險
但前兩者觀乎意大利現時一團糟的國內政治,已令愈來愈多投資者不願意下注,這意味着意大利時日無多。而孳息的上升,則可能破壞財政穩定和經濟增長計劃,使其尚未完全實施便告夭折。此外,隨着孳息上升,意大利是否有足夠的資源抗戰,也將日益成疑。
意大利現時需要的,是一個能阻上以上惡性循環持續的「金融斷路器」,即一位過渡性的「最後貸款人」。這可以讓改革計劃的風險大大降低。
不過,這當中還存在着一個終極的風險因素。由於以德國為首的歐元區核心國擔心,設立無條件的「最後貸款人」會削弱問題國採取改革的政治決心,這令防止國債孳息抽升的大手干預,可能無法實施。
由此帶來的問題是顯然的:這以改革為條件的承諾,不會立刻將私人投資者吸引回來。因為在妨礙必要措施實施的重大政治障礙前,改革的落實勢成疑問,大家的風險預期仍然高企。因此,惟有歐盟和意大利同時做出重大且無條件的承諾,才能打破這一危局。缺少任何一者,歐元區公共財政分崩離析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都仍持續高企。
(Copyright︰Project Syndicate,2011)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5 11:58:08 | 顯示全部樓層
德法研修改歐盟條約 加強規管財政秩序
在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領袖昨日召開三國峰會後,德國和法國表示,兩國會在12月9日的歐盟峰會前共同提出修改歐盟條約的提案,以改善17個歐盟成員國的經濟治理、加強一體化,使成員國遵守更加嚴格的預算紀律。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提案給予歐盟更大的干預權力,以落實歐盟預算條例,包括將不遵守條例的政府訴諸歐盟的仲裁機構歐洲法院,這是增加各國財政統一(fiscal union)的第一步。 兩國不再就歐央行干預債市爭拗 她表示,不會修改歐洲央行的條約和使命,但德國不會改變反對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的立場。
法國此前一直呼籲歐洲央行應該果斷地干預債市,但遭到德國反對。是次會議之後,兩國同意不再公開就歐洲央行是否應該干預債市的問題爭拗。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5 19:57:57 | 顯示全部樓層
意大利拍債後債息急颷
意大利剛完成拍賣80億歐元6個月期國庫券,拍賣平均債息為6.504厘,遠高於10月26日拍賣時的孳息3.535厘;認購比率(bid-to-cover ratio)則由上次的1.57倍跌至1.47倍,反映認購反應轉差。 拍債前,意大利債息已見上升,拍債後債息更進一步颷升,5年期債息由上日的7.532厘升至7.822厘;10年期債息由上日的7.107厘升至7.334厘。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6 16:12:45 | 顯示全部樓層
歐央行角色 德法允封口

法德意領袖會談結束,同意不再就歐央行在歐債危機的角色作公開爭論,下月初將推出修改歐盟條約建議,希望邁向歐洲財政聯盟。
下月推修例建議 邁財政聯盟
會談未有達成任何解決危機的新方案,但一直就歐央行角色爭論不休的法德領袖,同意不再就此議題公開爭論,以減少市場波動。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亦稱,基於對歐央行獨立性的尊重,兩國同意不再向央行提出正面或負面的要求。
分析相信,兩國決定就歐央行角色問題「私了」,枱底下應已達成若干交換條件。法國一直希望推動歐央行介入,成為最後貸款人,為歐債危機「包底」;德國對此強烈反對,認為央行買債無助解決問題,歐元區財政聯盟才是正確方法。
歐元區三大國家亦同意,歐元區應採取更多措施,加強經濟及政策連繫,有關修改歐盟條約的建議,下月9日在歐盟委員會會議出台,料包括加強監察成員國財政預算。
首次出席國際會議的意大利新總理蒙蒂(Mario Monti)透露,會上亦有討論意國的問題,指德法領袖深明一旦意國出事,歐元將無可避免走向末路,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方面,有見歐洲銀行間信貸緊縮問題愈發嚴峻,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歐央行計劃延長貸款年期至2或3年,希望紓緩市場緊張,給予銀行購買及持有歐債的空間。歐央行2009年推出1年期特長貸款,是該行歷來最長的貸款年期,故2至3年期貸款可說是中期融資。
惟有其他消息指,歐央行亦考慮藉着提供短期貸款,並承諾維持信貸額度最多3年,希望起到3年期貸款的相同作用。對於相關措施的作用,分析普遍抱懷疑態度,認為市場對歐銀信心減弱,已不再是流動性擔憂,目前更擔心銀行的償還能力。
中投或投資 間接援歐
另外,歐洲一直希望中國充當白武士救歐稍見眉目。彭博社引述中國投資公司副總裁汪建熙指,中投或透過投資間接援歐。汪指,如果中國政府欲協助解決歐債危機,中投不會是主要渠道;不過,若中投發現良好投資機會,而相關投資可幫助歐洲復甦及發展,即是間接支持。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6 16: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歐銀增資遇冷 企債沽壓增

歐洲銀行增資續遇阻滯,西班牙國家銀行(Banco Santander)的換債計劃反應冷淡,不足四分一債權人願意換債。債權人直指換債條款並不公平,部分更揚言杯葛該行往後的發債活動。
Banco Santander換債 遭杯葛
這家歐元區最大銀行原定將68億歐元次級債券(subordinated debt)轉換為新的較高級別債券,但有債權人認為出價不合理。
分析員擔心,若彼此鬧僵,該行可能無法再發行較高級的無抵押債券,影響增資計劃。近期有多家歐洲銀行推出債券計劃以提高資產負債表質素,反應有好有壞,法巴(BNP Paribas)的計劃反應算是不錯。
正當歐銀為增資事宜煩惱之際,歐洲企業的債券也開始受冷待,即使高評級的歐洲企債近期亦遭沽售,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沽貨,債息明顯上升。法國電訊(France TELecom)10年期債息自本月14日起升逾100點子,周四高見4.43厘。
英促銀行業 應對歐元區變化
其他核心國的企債也受影響,德國西門子(Siemens)2018年到期債券的息率這兩周亦升47點子,至2.81厘。
分析員指,現階段,核心國優質企債的基本因素沒明顯轉弱,只受投資氣氛拖累。
與歐元區關係密切的英國,當地銀行業監管部門已呼籲銀行業需擬定危機應變方案,以應對歐元區一旦崩潰或部分成員國退出歐元區的情形。
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銀行事務總監Andrew Bailey期望,銀行界可以未雨綢繆,已減少損失。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6 16:18:10 | 顯示全部樓層
匈牙利淪垃圾級 東歐嚴峻

評級機構等不及匈牙利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援助談判,穆迪昨日率先將該國評級降至垃圾級別,為15年來首次,維持負面展望。
福林瀉2% 區內貨幣受壓
市場憂心匈牙利只是東歐國家的降級序幕,區內貨幣普遍受壓。
匈牙利福林昨急瀉2%,低見每317.66福林兌1歐元;捷克克朗跌至去年6月以來低位,至25.907克朗兌1歐元;波蘭茲羅提兌歐元跌1%,至4.5058茲羅提兌1歐元。過去半年,福林是兌歐元最弱的貨幣,共錄得14%跌幅,央行上周警告或透過加息手段支持滙率。
自8月以來,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貨幣悉數下滑,尤以與歐元區關係密切的東歐為甚,市場更擔心歐洲銀行「班資回潮」,或令東歐告急。法巴新興市場策略師在致客戶的函件警告,「中歐及東歐情況嚴峻,除非各國像波蘭一樣干預市場,否則滙價將以驚人的速度下滑。」
債務佔GDP 8成 15年首降級
穆迪聲明指出,基於無法確定匈牙利政府能否實現財政整頓目標,以及完成削減公共債務的任務,加上融資壓力續增,故將其主權評級由Baa3降至Ba1的垃圾級。至於標普和惠譽,同將匈牙利定為最低的投資級別,列入負面觀察。
匈牙利經濟部長Gyorgy Matolcsy反擊,指摘穆迪此舉是對匈國進行金融攻擊,毫無事實根據。不過,匈牙利實為東歐負債最高的國家,去年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81%。隨着歐債危機蔓延,匈牙利政府至今放棄兩次賣債計劃,過去3個月亦縮減了8次賣債規模。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8 08:43:09 | 顯示全部樓層
3.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8 08:43:29 | 顯示全部樓層
3.jpg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8 08:43:58 | 顯示全部樓層
歐元國本周拍債 左右美股美數據接踵來 聚焦就業報告

美股上周連跌兩周,並創兩月來最大一周跌幅後,本周多個歐元國拍賣國債,投資者擔心債息高升,令歐債危機惡化,續為本周市況帶來壓力,美國本周公布就業報告等數據,亦將為大市帶來影響。
道指及標普500指數上周分別跌4.8%及4.7%、至11231及1158點,標指收於上月7日來最低,連跌兩周及創兩月來最大跌幅,且是1932年來表現最差的感恩節周,反映歐債危機惡化及美國削赤談判失敗,投資者恐懼升溫,進一步減持股票,令大市續尋底。本周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及西班牙等歐元國拍債集資達170億歐元,拍債結果及債息高低,將主宰短期股市走勢。
法意西比 賣債170億歐元
意大利及西班牙上周拍債失望,前者10年債息升越7厘危險水平,後者距該水平不遠,為投資者發出警告信息,主因是3個「歐豬國」希臘、愛爾蘭及葡萄牙,亦曾因為債息升上此關口,最終需向外求援。不止如此,連向被視為歐元國債中最安全的資金避難所德國國債,上周亦因拍債需求創新低,響起歐債危機擴散至核心國的警號。
歐美峰會 市場未寄厚望
此外,市場亦觀望今天在華盛頓舉行的歐盟與美國峰會結果,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y)、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國務卿希拉莉等將出席會議,料將討論化解歐債危機的策略。然而,市場對峰會結果難寄厚望,投資研究公司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研究副總裁Todd Salamone表示,市場對歐美峰會結果只有揣測,料不離美國試圖勸說歐洲領袖拿出實質方法解決危機。
另外,歐元區財長明天會議,料亦只會討論如何加強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對市場難有實質正面影響。投資者亦將注視本周美國公布多個重要數據,但預期不足以掩蓋歐債危機對大市帶來的影響。
Rehmann Financial投資經理Ethan Anderson表示,近期公布包括勞工市場等多個數據均有改善,但未能扭轉大市跌勢,本周公布的數據,就算持續改善,也難抵銷歐債危機的影響。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8 08:44:46 | 顯示全部樓層
IMF謀救意 六千億貸款候命

有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預備6,000億歐元的拯救方案協助意大利,讓意大利有最多18個月削赤及改革,而德法正考慮締結新穩定公約,限制成員國的赤字及預算,以鼓勵歐央行進一步干預債券市場。
意大利報章報道,IMF準備了總值6,000億歐元的援助方案,一旦意大利債務危機惡化,IMF會為意大利提供4,000億至6,000億歐元貸款,足夠意大利在12至18個月內削赤及推刺激經濟措施;同時IMF保證利息水平在4或5厘,較市場上近7厘的意國債息價優惠。
報道指貸款規模龐大,IMF恐難應付,目前仍研究不同方案,包括考慮向歐央行借貸,並由IMF任擔保人並嚴格監管意大利。不過,由於德國反對歐央行擔任更大角色,預計最終由IMF負責貸款。
德法研新公約 嚴控區內財政
為加快融合歐元區的財政政策,德法考慮在必要時推動歐元區其他國家締造新的穩定公約,遵守更嚴格的財政紀律。
穩定公約採取類似《神根公約》的模式,只要17個歐元國中,有過半數9個國家同意參與便可推行。穩定公約會列明嚴格的赤字規條及國家預算的監控權利,讓歐盟27國全數通過類似公約前,歐元區17國可先行控制赤字。
據規定,更改歐盟條款需要27國一致同意,但簽署新公約只需17個歐元國同意,迴避了繁複程序,節省時間。報道指方案或最快下月9日峰會前提出,最快明年1月簽訂。不過,目前未有定案,故未清楚究竟實施更嚴厲的預算規則,是否足夠阻止歐元區的信心危機蔓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5-7-8 09:52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