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好孩子

宏觀國策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18:58:40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地銳意整頓 創業板特別腳軟
內地創業板整頓之勢吹,創業板指數勁跌6.17%,收報666.08。從此反映,證監會是有決心解決高PE上市問題,尤其創業板股,之前上市PE令人稱奇,最近有問題創業板股不能上市,整頓之風料初起。提振內地股民信心,確在於改革制度,但制度上的改革需時,股民需要有耐性等待內地股市成熟起來。
對A股中期看法仍是預期近底不遠了,目前於相對底部爭持,技術走勢上以企回2400樓上,扭轉去年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為轉勢判斷。港股在A股靠穩之下,暫現略為上升之勢,恒指守穩19000挑戰19500,要擺脫淡勢,則需要參考20000關口,上企則一天光晒,今收1920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6 08:59:14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地GDP續放緩 上季料「破九」數據明出爐 後市淡靜震盪

市場聚焦國家統計局明天(17日)公布的去年經濟數據,機構普遍預測,2011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九」,回落至8.6%左右,但全年GDP將保持9%以上。
本周是股市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周;分析指,由於觀望數據,加上歐債危機不確定性,料本周股市將淡靜震盪。
國家統計局局明天將公布去年全年和第四季的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經濟數據。機構普遍預期,第四季內地GDP增長將在8.6%左右,全年GDP在9.2%左右。
去年首三季,內地的GDP增長逐季放緩,其中第一季增長9.7%,第二季增長9.5%,第三季已放緩至9.1%,前三季的GDP比去年同期增長9.4%。
樓市外圍風險 掀政策調整
交通銀行、中金公司、瑞銀證券、瑞穗證券等多家機構均預測,2011年第四季經濟增速將回落至8.6%左右,全年經濟增長將在9.2%左右。不過,摩根大通則預測,內地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將大幅回落至8.1%,全年GDP增長只有9%。
分析指出,內地經濟面臨的兩大風險,是房地產和外圍經濟風險。在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下,樓市成交持續低迷,房地產新開工和投資增速繼續回落,這將導致固定資產投資進一步放緩。出口方面,去年12月出口比2010年同期增長13.4%,是2009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外需的進一步放緩,是去年第四季GDP增速回落至9%以內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認為,在經濟數據全部公布後,可能觸發新一輪政策調整。
盡管不少機構預測,人民銀行可能在春節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緩解春節前市場流動性,不過內地財經專家李德林預測,人行將春節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券商建議投資者 持幣過節
本星期是股市春節前最後交易周,由於市場在觀望經濟數據和政策,加上擔心歐債危機;分析指,投資者傾向持幣過節,本周股市將繼續震盪。
申銀萬國的分析認為,市場缺乏反彈動力,加上節日期間的不確定因素,建議投資者持幣過節。分析師指,上周五股市震盪回落,創業板暴跌,市場心態重趨謹慎。
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昨日公布2012年春節休市安排,1月22日(星期日)至1月28日(星期六)休市,1月30日(星期一)起照常開市。另外,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為周末休市。
 樓主| 發表於 2012-1-16 09:00:39 | 顯示全部樓層
2.jpg
 樓主| 發表於 2012-1-16 09:05:10 | 顯示全部樓層
2.jpg
 樓主| 發表於 2012-1-16 14:13:2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證監研推A股人幣ETF 兼鬆內企來港上市要求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港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中證監將研究推出人民幣計價A股指數ETF產品。 姚剛表示,目前200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已全數批出,共21間內地金融機構獲批,中證監下一步將研究擴大RQFII額度,並容許獲批機構發行以內地A股指數掛鈎的人民幣計價ETF在港交所掛牌,期望RQFII額度可優先用在人民幣計價ETF方面,促進人民幣回流。他並指出,當局將繼續透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及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增加人民幣開放程度。 研放寬內企來港上市標準 姚剛又指出,中證監將考慮放寬海外上市標準,鼓勵內地私營企業及中小企以H股在香港上市。他指出,現時有關制度在十多年前訂下,門檻過高,審理需時,中證監今年將深入研究修改有關規則,降低門檻,簡化程序。他又透露,截至去年底,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市值佔本港市場總市值一半以上,可見香港市場是內地企業重要的融資平台。 姚剛並表示,中證監計劃鼓勵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2010年中央政府放寬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和流通的部分限制後,到目前為止,只有1間公司順利在香港完成人民幣招股。 上周批170億元RQFII產品 另外,證監會主席方正出席亞洲金融論壇後表示,截至上周五已批出17隻在港銷售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基金產品,合共額度逾170億元。他希望可增加額度及範圍,但仍要待內地決定。 至於港股指數基金ETF,他則表示暫時未有推出時間表,指計劃仍待中央審批。 現時已有3隻RQFII接受認購,分別為海通國際(00665)、匯添富及中信証券(06030)的產品。

 樓主| 發表於 2012-1-16 14:16:37 | 顯示全部樓層

港英離岸人民幣小組 成員包括三發鈔行

金管局及英國財政部宣布,成立一個由私營機構代表組成的合作小組,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倫敦在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的合作,包括在支付結算系統、人民幣市場流動性及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聯繫,以提升兩個市場的協同效應。

首次會議5月舉行

合作小組成員包括滙豐(00005)、渣打(02888)、中行(03988)、德意志銀行及巴克萊銀行在香港及倫敦的代表。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小組每年開會兩次,首次會議將於5月在本港舉行。

陳德霖期望,香港結算支付系統的運作時間可在今年6月底前,由下午6時半延長至晚上11時半,令倫敦歐洲時區其他銀行可使用本港人民幣離岸平台,進行人民幣結算。陳德霖表示,延長結算支付系統運作,並非銀行業單方面可做到,亦需要政府在基建及政策方面配合,相信兩地合作有助互利雙贏。

分析指倫敦是配合、非競爭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港、英合作的主調是倫敦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只是配合本港作為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發展,雙方關係是合作遠大於競爭。以具體措施為香港結算支付系統延長運作時間,以處理倫敦銀行人民幣交易結算來看,本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的安排亦不會改變。

陳德霖歡迎其他銀行有需要時加入,但他表示,暫未與紐約洽談相關合作,要逐步及視乎需求而定。他指出,全球各地銀行透過與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平台建立適當聯繫,可提供全面的人民幣銀行及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快速增長的需求。

今次合作小組是特首曾蔭權去年9月與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George Osborne)會面促進香港與倫敦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合作後成立。曾蔭權表示,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已發展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樞紐,歡迎倫敦的銀行及金融機構充分利用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平台。歐思邦則表示,倫敦及香港各具獨特優勢,能協助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指9國降級意料之內

另外,對於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上周下調歐洲9國評級,陳德霖表示,歐洲國家被降評級是意料之內,因它們受銀行評級、債務、資金及流動資金困擾一段時間,相信市場很快消化。

 樓主| 發表於 2012-1-17 09: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民企發H股 中證監研放寬推動人幣股債集資 強化港金融平台

中港股市近年關係愈趨緊密,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姚剛昨在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本港資本市場對內地資本市場可發揮積極作用。
他昨提倡兩大方針,包括放寬讓民企發H股,及讓H股可藉人民幣發股債集資,以強化本港作為內地企業到境外融資的主市場。
姚剛稱,由於現行H股上市法規多年沒有調整,上市條件較高且流程較長,中證監今年將全面修訂境外上市法規,適度放寬上市條件並簡化審核過程。「這將為中小企和民營企業到香港直接上市創造條件。」
「四五六」規定 有望簡化審批
根據現時規定,內地企業要申請獲中證監審批,到境外發行H股,須先符合一項由1999年沿用至今,俗稱「四五六」的規定,即企業淨資產於4億元人民幣或以上、集資額要至少有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上年度的稅後利潤於6,000萬元人民幣或以上。
由於要求較高,故能獲審批的大多為有一定規模的國企。去年本港共有6隻H股IPO(首次發行股份),共集資約529億元(見表),3隻為集資逾百億元的全國性企業,集資額最少的都有19億元。以集資額計,H股佔約去年新股市場的20%,但相對82隻集資新股,佔比只為7.3%。
有投資銀行家估計,姚剛的講法就是放寬「四五六」的審批條件,但每宗個案仍須待中證監放行,難料會否即時刺激本港新股活動。
另一位投行人士則稱,民企獲批准發H股難度較高,故過往大都轉以紅籌形式到港上市,「跟港交所入表後3星期有回覆不同,民企向中證監遞交申請排隊後,常常要等司長、等署長作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何時獲批往往視乎關係。」他估計,中證監為了疏導太集中於中小板的融資壓力,難免有放寬發行H股的想法,但能否做到則尚待觀察。
增加RQFII額度 港交所歡迎
在利用本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方面,姚剛則提到推動H股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和股票;此外,進一步擴大RQFII(即境外人民幣透過本港中資機構投資內地市場)額度,並利用這個額度在本港發行以A股指數為標準的人民幣計價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他解釋,此舉可促進離岸人民幣合理回流境內市場(詳見另文——「研A股實物ETF 優先批RQFII」)。
港交所(00388)就表示歡迎姚剛言論,認為增加RQFII額度,引入人民幣的ETF到港掛牌,可減省投資A股的滙率風險,而允許H股以人民幣藉股債集資,則會加大本港人民幣產品的種類,為本港發展成領先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新機遇;同時強調中港交易時段接軌的重要性。
姚剛又表示,中證監將強化香港作為內地證券、基金和期貨公司實現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平台。
 樓主| 發表於 2012-1-17 09:24:40 | 顯示全部樓層
3.jpg
 樓主| 發表於 2012-1-17 09:24:57 | 顯示全部樓層
2.jpg
 樓主| 發表於 2012-1-17 09:27:06 | 顯示全部樓層
研A股實物ETF 優先批RQFII

在RQFII《辦法》推出剛「滿月」之際,中證監副主席姚剛昨透露,內地已密鑼緊鼓準備強化試點計劃,除擴大額度規模外,亦正研究以RQFII額度支持A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港推出的可行性。
免除交易對手風險 成優點
姚剛指出,中證監已全數批出21間RQFII試點機構,相關額度為200億元人民幣,未來將考慮擴大規模,並會優先向A股實物ETF發行商,批出RQFII額度。
受制於內地資本市場尚未開放,目前僅持有以美元計價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者可買賣A股,而且額度有限,QFII機構亦難以使用額度購買實物A股並編製ETF,故此本港大部分A股ETF均為合成ETF,以結構工具追蹤A股指數。
市場人士指出,本港ETF主要為開放型基金,容許每日申購贖回,亦無限額控制;假如內地欲透過RQFII形式鼓勵A股實物ETF在港掛牌,這將限制ETF的規模及操作,吸引力未必比得上目前本港最大的A股ETF,即A50中國基金(02823)。
不過,持有實物ETF的最大優點,在於可免除交易對手風險。雖然證監會早前已就合成ETF的監管推出一系列措施,但發行商均要相應付出較高合規成本,溢價往往轉嫁至投資者身上。假如A股ETF是持有實物,便毋須考慮到結構工具的交易對手風險問題。
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曾表示,中港監管機構「很早已有討論」A股ETF,不過由於有眾多方案,現時不宜過早猜測會何時及如何推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5-4-24 08:05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