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好孩子

【巨災蔓延】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7-20 10: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地震4個月 仍在尋屍體
日災區滿目瘡痍 2.3萬人住避難所

日本311地震後逾4個月,東北重災區災民卻仍受痛苦煎熬。本報記者獲日本政府邀請,本月初直擊限人進入的重災區,滿目瘡痍。無情海嘯沖走了居民財產,沉降的土地亦再不適合居住,災情最嚴重的岩手、宮城和福島,逾2.3萬人仍住在避難所。
宮城縣大城市仙台看似從地震走出來,五光十色的商店街熙來攘往,交通要道已重新打開,但仍要小心地震造成的裂縫,坐車駛過高低不平的路,陣陣顛簸;走向海邊禁區,東歪西倒的建築物無語訴說4個月前的驚心動魄。一群人在草叢裏低頭踱步。「他們在找屍體,鳥兒在哪兒盤旋,泥土下就有屍體。」當地司機道。
城市沉降 重災區限時進入
日本在3月11日發生黎克特制9級地震,引發海嘯高達40米,令慣於地震來訪的日本人措手不及,至今造成15,592人死亡、5,070人失蹤,重災區變成限制區,下午4時後不准進入。
地震當天,宮城縣氣仙沼市受海嘯衝擊,煉油廠更洩油,焚燒的垃圾隨着海水隨處漂流,令城市變成一片火海,主要街道被摧毀,城市沉降了0.7米,一艘艘燒至焦黑的大船殘骸4個月來仍在原位。記者到埗下車,一陣腥臭味撲鼻而來。城市收入近9成依賴水產加工業,但魚市場冷凍系統仍有待維修,究竟腐爛味道來自何物,伴隨記者的日本官員稱「some dead things」,大家心知肚明不止死魚。
一無所有 抨政府反應太慢
但與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相比,氣仙沼市災情算輕。人口2萬的陸前高田市位於盆地,海嘯來襲,市政府大樓、學校、體育館、房屋無一倖免,全城每10人就有1人被捲走,城內只剩下一棵松樹勉強支撑,其餘物件全像放錯了地方:載滿水產的水桶橫臥馬路,頹垣敗瓦不見人煙。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逾11.1萬人因地震而流離失所,日本內務府指至上月底有9.9萬人仍處於避難狀態,本報綜合重災區市政府最新數字,仍居於避難所人數逾2.3萬(見表),日本政府向每名死者或失蹤者的家人發放50萬日圓作為災害援助金。
「不知發配多少救援金,存摺都沖走了。」77歲的畠山惇與妻子在地震不久後,就到氣仙沼市內一避難所暫住至今。原本擁12幢房屋、靠收租過活的兩口子,海嘯令他頓時一無所有。他希望3年內可搬到新家,但新房子最少花3,000萬日圓,他批評政府反應太慢。
同村的畠山靜廊亦有同樣煩惱,他妻子早已去世,獨自養海帶為生,海嘯沖走所有工具、兩艘船、房子和倉庫。老人惆悵搵房屋,「我連乘車去看土地的錢也沒有。」
鄰居共處 長者寧住避難所
日本人口老化,阻礙小規模務農、捕魚為業的東北重建。「災民老了,兒子又不肯繼承,地震後(產業繼承)這根本問題愈滾愈大。」東北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副教授福嶋路解釋。
部分老人情願住在避難所,與昔日鄰居共處。「新建的避難所遠離城市,製造不了一個社區感覺。」日本著名設計師Shigeru Ban早前獲香港非牟利機構募捐23萬港元,在體育館和學校的避難所內,搭建紙棚保障災民私隱,他們正與政府洽商興建有社區感覺的暫住房。
「災民整輩子都在社區生活,他們希望盡快在原址重建,但城市土地被海嘯摧毀後不能用,覓地非常困難。」專助人建屋的慈善機構仁人家園已為岩手縣大船渡市85戶家庭修復家居,負責人Kelly Koch形容,日本收拾垃圾的速度已較受海嘯襲擊的海地、南亞為快:「對災民來說(幫助)永遠不夠快,事實是重建之路依然漫長。」
 樓主| 發表於 2011-7-20 11:02:01 | 顯示全部樓層
1.jpg
發表於 2011-7-20 20:53:50 | 顯示全部樓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5-4-23 02:38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