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魯賓

香港股災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2-24 18:16:5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帖 作者 : 心遲

  香港的股票買賣,可以追溯至1860年,早期英國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其股票轉讓以私人交易形式,透過中間人撮合。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正式成立;1914年協會正名為香港交易所。早期的買賣,大部分是在雪廠街街邊達成,經紀間互通消息,包括貨源多寡、價格多少等,然後經紀會坐著人力車去找投資者(有錢佬)洽談。當時的節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資公司如彙豐、置地、九倉、港燈、煤氣、電車、太古船塢、黃埔船塢及均益倉等。
  
  1949年中國解放後,上海交易所部分經紀轉移到香港,帶來了人才及資金。上市公司如會德豐亦遷移到香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場一度活躍起來。解放前怡和主要生意集中在長三角流域,解放後,投資在中國的貿易及紗廠生意血本無歸;幸好,在香港仍有不少投資:如置地及九倉等。經過休養生息後,1961年怡和控股在香港上市,發行90萬股,每股16元,當時超額認購56倍,開市價31.25元。1965年香港發生銀行擠提風潮,怡和股價跌破上市價,只有12元。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香港交易所曾停市兩次,每次為期10天。根據已故老經紀莫應基所言,停市與否根本沒有分別,因為只有賣出,沒有買入,不能達成任何成交。但銀行要求經紀在掛出賣盤時,要將賣出價盡量掛高些,銀行藉著賣出價來估值,盡量減少“斬倉”的情況出現。六十年代香港上市股票只有數十只,經紀數目亦只有幾十人,成交十分稀疏。
  
  七十年代香港股票開始普及化,1969年12月遠東交易所成立;金銀交易所成立於1971年;九龍交易所於1972年。4所成立後增加了很多會員,亦增加普羅市民的參與。
  
  1969年筆者開始參與投資股票,開始時抱著保值的心態。港幣與英鎊掛鉤,而英鎊正在不斷貶值,香港開始出現高通脹。另外1967年,周恩來下令深圳駐軍不得讓文化大革命的群眾湧入香港,這個訊息表示香港對中國有存在價值,國家重點保護它。在朋友介紹下,筆者開了戶口,當時最低消費約為1萬港元,買賣要向經紀的跑腿落單,這些跑腿用自己的資產擔保其客戶,然後才可透過經紀進行買賣。
  
  經紀的佣金約為0.75%-1%,跑腿從中分佣。1969年12月遠東交易所成立後,經紀數目大增,這些經紀積極得多,減低佣金,而且提供孖展(Margins)服務,可做九成按揭。1969年地產漸漸從1967年暴動中復蘇過來。外來資金虎視眈眈,1969年終更有美國財團投得尖沙嘴喜來登酒店地皮,刺激地產市道,小股民亦恢復信心,股市被認為是容易套現的產品,暴動期間買賣樓宇很困難,為了保值,資金都湧入股市。
    
  1969-1973年,香港的股市狂潮,使英國經紀行留意香港股市。1971年維高達及嘉惠父子率先到達香港,為外國基金買賣香港證券。整個七十年代,愈來愈多的英資經紀行來了香港,高峰時有十多家之眾。但這個情況在八十年代中期起了很大變化,英國金融業在1986年經歷了大改革,名為Big Bang,容許外國銀行收購英國經紀行及金融機構。所以八十年代後期,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資經紀行,亦陸續被英、歐、美資的銀行或投資銀行所吞並。經過一連串收購後,九十年代本地的證券市場,漸漸由歐美的大銀行及投資銀行所壟斷,本地經紀數目由“四會”高峰時的近千名,逐步下降至現時少於400名,成交占有率亦由超過90%,下降至不足30%。


1987年股災

  1987年美國出現股災,香港股市亦受波及。1986年四會合並,香港正式有恆指期貨可供買賣。19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外資開始湧入香港,購買港股。1984年末,恆指重上1,000點,升勢持續至1986年底,恆指已升破2,000點。1987年香港股市加速上升,到10月時,恆指已升至3,968點。這升幅等同1919-1929年美國道指的升幅。
  
  除了外資流入外,恆指期貨對現貨影響很大。回到郁金香泡沫的例子,期貨是可以影響現貨價格。投資恆指期貨是有杠杆作用的,因為買一張期貨只需一萬元按金,以恆指2,000點來計算,杠杆比率達到10倍。期指的監管過於寬松,雖然恆生指數上升急速,但是期指按金並沒有相應提高,所以杠杆比率不斷上升。有很多小投資者認為期指是用孖展(Margins)買股票的簡單方法,若恆指上升,期指亦會上升,在杠杆幫助下,期指回報率便高出很多倍。結算時每點恆指相等於50元,若有10點升幅,相差就是500元,若有1,000點升幅,相差則為5萬元。用1萬元作按金投資一張期貨指數,以1,000點的升幅計算,便可賺取5萬元利潤。這樣高的回報吸引不少散戶參加。
  
  結果期指長期出現“高水”(Premium),溢價超出恆指100多點。在這種情況下,吸引了很多投機家從中套戥:做法是拋空期指,同時用計算機程序買入恆指實貨成份股作對衝,從而賺取100點溢價。1張合約賺500元,10張就是5,000元,1,000張就是50萬元。
  
  不少買入恆指期貨的投機家,手上已持有大量實貨股票,希望推高期貨指數,方便手上的股票獲利;猶有甚者更用有限公司名義買入期指,他們想藉有限公司將期指交收責任減低至變為期權,市勢逆轉時,可以將沒有資產的有限公司清盤,自已毋須負上責任。但若市況繼續向上,期指所賺取的利潤較套戥者更為可觀。當時的監管亦未完善,沒有理會客戶是以何名義買賣期指,所以當時的投機風氣很重。當美國股市開始回落時,一部分較精明投機家便拋出所持有的期指,期指從過百點的“高水”(Premium)迅速變成過百點的“低水”(Discount),這情況卻觸發了持有現貨作套戥的投機家“拆倉”,由“空期指、揸現貨”改變為“拋現貨、揸期指”,要拋售十多倍的現貨股票,結果產生一個滾雪球效應,現貨市場承受不了沽售壓力,股價於是急促下滑。所以恆指在短短數天內,由3,968點跌至1,876點,總共下跌了52%。
  
  1983年香港已實行了聯系匯率,所以香港亦要跟隨美國加息,由1987年2月份的5%(最優惠利率),上升至9月份的7.5%。優惠利率升幅比美國大,加上期指套戥,恆指跌幅比道指大得多。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期指買賣要嚴格監管。但真正的監管要到1998年才出現,1997年期指這個大漏洞,就被國際對衝基金利用來拋空港股,套取港元後再大量拋售港元,直接衝擊港元彙價。1998年政府入市,任志剛一度將拆息推高至300釐,未能奏效,再加上7招行政指令。其中一招就是針對期指市場,所有大手期指的買賣,均要向金管局透露買賣人的身份。


2000年網絡股泡沫

    2000年的網絡泡沫與我們距離並不太遠,所以大家應該仍然記憶猶新。為了創造就業,歐美政府都認同,企業要利用股票市場集資,投資新興概念,這些都是政府所帶動的投資平民化。而投資銀行家作為中介人,則應該負上大部分責任,他們盡量將完全沒有盈利基礎的生意包裝得很美好,上市集資,所運用的數據事後證明過於幻想化,與現實脫節。他們推介入門網站的公司上市,如何作出盈利估計呢?是根據有多少人次上網,而不是根據收入的營業額;結果網站靠廣告收入沒法收支平衡,這些公司可以說是沒有盈利支持的。除了互聯網公司外,亦對電訊類股票過份抬舉,對電訊類股份(包括提供硬件供貨商或移動電話經營商)的前景過份樂觀。中聯通在香港以H股上市時,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高達300倍。事後證明,移動電話行業競爭愈來愈激烈,以致邊際利潤不斷被壓縮,跨國電纜經營商亦面對供過於求。
  
  2000年時移動電話股價被過份追捧,經營商樂於利用偏高的股價,透過發行新股票收購對手,希望造成對市場的壟斷。所以大量新股流入市場,一時股市無法消化,股價下跌。移動電話的科技發展一日千裡,2G的壟斷很快被3G取代,科技發展速度之快,比任何壟斷嘗試還要快。
  
  2000年的泡沫亦涉及太多有線、衛星電視的節目制作,理想意願是透過電視傳媒爭取廣告,由廣告支持電視制作。但廣告的需求並沒有顯著增加,如意算盤打不響了。
  
  香港的網絡泡沫相對嚴重,九七後香港經濟迷失了方向。董特首每年都提出一個創見,什麼數碼港、中藥港等等。證券市場要配合,於是成立了創業板,創業板容許沒有過往業績,沒有盈利支持,只有概念的公司上市集資,間接容許小投資者的血汗積蓄,變成了他人的風險創業資金。
  
  網絡泡沫給了我們什麼教訓呢?回看1857年美國鐵路是新興行業,吸引大量投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的航空業是新興行業;2000年網絡亦是新興行業。每個新興行業的傷亡率很慘重,能生存下來者寥寥無幾。所以筆者十分贊同巴菲特的看法:從不購買新上市公司。他在2003年才買入微軟股份,現在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微軟在網絡泡沫爆破後仍然不斷壯大,最近更宣布派發現金紅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4-5-16 01:56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