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665|回復: 0

做足二百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11-24 16:37: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家樂「扣飯鐘錢」事件發生期間,我多次有衝動想在全城沸騰熱論時加入自己的意見,但顧及自己的身份可能不夠中立(我是大快活的獨立董事),所以一直未有動筆。如今輿論轉向討論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政治觸覺等不會有什麼結論的課題,我看是時候幫襯我的十年股。

關於「扣飯鐘錢」事件的始末,相信我不用加意見,是非黑白太明顯了,大家樂管理層欠缺政治和公關智慧,在不適當時候做了不適當的事,主席陳裕光也公開承認過失,承諾會反思。十年股還有兩年便要結賬,我想分析這件事對大家樂有什麼影響,特別是最低工資立法後,大家樂未來兩年的投資價值。
大家樂的賬目已衝出財經版,現在政治、時事、副刊版的記者也懂得計這條看似簡單的數︰大家樂營業額 50億元,前線員工工資佔兩成,約 10億元,假如最低工資從現時平均 23元加至 28元,加幅約兩成,即額外工資支出是 2億元;盈利 5億元,減去 2億元,減幅達 40%,陳裕光的「盈警論」就是建基於這條假設數。最低工資立法後,大家樂盈利真的會從 5億元下跌至 3億元嗎?我認為不會,我預計盈利不跌反升。
盈利不跌反升,跟八年前我選大家樂為十年股的理據一樣,重點是大家樂管理層的質素。有些行業需要深度管理,即是管理層要時刻提高警覺,睇少一眼都可能出大錯,我認為快餐業是表表者。有人會反駁哪有生意不需要深度管理,從外邊睇以為人家做事容易,其實七十二行皆困難。做生意當然困難,做得好更不容易,但困難是分程度的,而經營快餐業的難是非常非常難。大家樂管理層在困難中茁壯成長,他們遇到重大危機時,沒有被打垮的話,便會知恥變勇,團結更勝以前,犯錯後變得更強。
我認為中式快餐業是香港企管的驕傲,三大中式快餐集團在過去三十年一面互相比併,一面對抗實力強盛的跨國西式快餐集團,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把水平提高,受惠的除了三大集團的股東,還有香港市民。我到過世界不少城市,沒有一個城市能夠提供如香港這麼多元化、便宜、方便、水準穩定的快餐美食讓食客選擇。把大家樂的 5億元盈利拆開,每一分一毫都是汗水和腦汁,跟官商勾結和金融炒作並不一樣。


工資上升是鐵一般事實,但不要忘記,過去大家樂也無時無刻承受成本上升的壓力,不是工資,便是食物和租金,在一個成本上漲的環境中營運,屬於大家樂管理層的例行公事。成本上升會否削減利潤,視乎管理層的本領。應付成本上升的方法包羅萬有,最直接解決方法是把部分成本轉嫁顧客,快餐業客戶是有選擇的,加價後會否繼續光顧,是顧客的自由選擇。除了加價,管理層最令人折服的本領是提升生產力,包括調節產品組合、提升生產效率、改善工序和流程等,成本上升等於盈利下跌不是定律。
「扣飯鐘錢」事件中最心痛的,除了我這些不夠中立的粉絲,應該是大家樂的員工,特別是管理層,他們一定感到委屈,覺得自己被外間誤解,輿論的批評不中肯。要平反最好的方法是做得更好,一百分不夠,就做夠二百分;平反戰場不是在傳媒地盤上,而是在杯奶茶和碟咖喱牛腩飯裡面。最低工資不是針對大家樂,整個飲食業同受創,中小型食肆的經營環境會變得更惡劣,快餐業汰弱留強過程會加速,強者變得更強,誰是強者?大家樂便是強者。
陳裕光掌管大家樂二十年,帶領建立這隊優秀管理團隊,大家樂的成功他功不可沒,他最近接受訪問時透露打算退休。我選大家樂為十年股,因為它是家族企業,我認為家族企業最有可能確保上市公司的長期穩定性。大家樂管理層是企業管治革新者的噩夢,主要職位由羅氏家族成員出任,這可以是能者居之的反面教材,也可以是穩定的象徵。從往績看,羅氏家族企業為所有股東創造出驕人回報,作風正派,值得信賴。假如陳裕光退休,而接任人是羅氏家族成員,對管理層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匯海論壇 - 縱橫匯海財經網站

GMT+8, 2024-6-3 02:12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