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內地公布最新通脹數據,按年升超過百分之五,創下兩年多的新高,遠超市場預期。火燒眼眉,人行卻拒絕加息救火,無非怕顧此失彼,加快熱錢流入。
阿爺視熱錢如洪水猛獸,但過去半年,在人民幣離岸中心及小 QFII概念下,香港猶如吃了興奮劑,各類人民幣基金、存款證及債券搶閘出爐,囤積人仔,令人民幣存款急增一倍四至二千多億元。更有超過千億元的熱錢,疑借貿易結算等渠道,偷步湧入內地炒樓股。與此同時,國際大鱷索羅斯旗下對沖基金,正式落戶中環,令中央嚇破膽,不惜假央視之手,以十萬億熱錢屯兵香港之名,扣起小 QFII。失去回流渠道,香港二千億人仔即時坐艇,「熱錢」變「凍錢」。
在食品及住宅價格帶動下,內地十一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升百分之五點一,創下二十八個月的新高,遠超預期。上週五,數據公布前一晚,人行搶先出手,年內第六次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預期中的加息沒有出現,大出市場預料之外。
中央棄加息,與近期鬧得熱烘烘的熱錢風波不無關係。上月底,中央電視台節目《經濟半小時》,以「熱錢屯兵香港」為題的報導,引述中銀香港高級分析員黃少明的推測,指年內香港投資基金規模將突破十萬億港元。內地媒體瞬即以「十萬億熱錢囤港」為題,大肆報導。吊詭的是,節目早於月中首播,當時未見太大回響,央視於是將內容稍為包裝後,短短兩星期後再重播,背後用心可見一斑。
央視向為中央喉舌,由其一手導演的這場輿論風波,正是衝着香港過去數月的人民幣熱潮而來。香港由人民幣離岸中心,變成外資狙擊內地資產的跳板,事態峰迴路轉,亦令黨內保守派與改革派的角力浮面。
放大圖片
http://hk.next.nextmedia.com/images/next-photos/NextMag/1084/160pixfolder/B1084_092/Clip.jpg
中銀香港高級分析員、「十萬億熱錢」風波主角黃少明,出身內地,在港工作多年,負責宏觀經濟研究。
放大圖片
http://hk.next.nextmedia.com/images/next-photos/NextMag/1084/160pixfolder/B1084_092/Picture_25.jpg
港人民幣存款激增
保守派反撲剎車
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拍板,擾攘多年的人民幣離岸政策,今年終於上馬。七月,金管局與人行及中銀香港,簽訂人民幣《清算協議》修訂,容許人民幣存款跨銀行間轉賬,並撤銷企業將港元兌換為人民幣的上限,引爆前所未有的人民幣熱潮。
令金融市場趨之若鶩的,其實是打通資金回流渠道的小 QFII,憧憬外資可直接用人民幣買 A股基金、投資債券,甚至買 A股。其中,銀行率先搶閘,短短兩個月間,有超過九批人民幣存款證登場,每次甫發售便被搶購一空,以滙豐的零售人民幣存款證為例,推出首小時已超額,停止發售。其後,合和公路、麥當勞等公司,相繼發行超過四十億人民幣企業債券。中資海通資產管理更進取,八月中已偷步推出「海通環球人民幣收益基金」,是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人債基金。另外,保險公司龍頭如友邦及國壽,以及一眾銀行,亦力谷人仔保險產品。市場熱捧,八十億人民幣貿易結算兌換額度極速用罄,單是十月份首兩星期,便用了六十億元。
「香港人民幣存款急增,一旦打通回流渠道,只會令人民幣的壓力及資產價格進一步升溫,令人行多咗考慮。」工銀亞洲董事暨副總經理黃遠輝表示。香港「過分」熱情,令中央保守派的疑心漸大,懷疑有機構假貿易之名,將錢匯入內地套利。根據人民銀行的數據計算,單是今年九月,流入內地市場的熱錢逾一千二百億元人民幣,希望趕在小 QFII開通前,進入股市、樓市,搶飲頭啖湯,終於觸發「十萬億熱錢」爭議。事發後,特首曾蔭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等官員,群出解畫,直指傳聞失實。一向聽話的曾蔭權高調反擊,背後定有中央改革派撐腰。可惜,改革派旗手溫家寶,至今仍「無影」,令事件增添變數。
放大圖片
http://hk.next.nextmedia.com/images/next-photos/NextMag/1084/160pixfolder/B1084_092/11654576.jpg
食物價格飛升,內地公布十一月通脹數據,按年急升超過百分之五,創下兩年新高。(法新社圖片)
放大圖片
http://hk.next.nextmedia.com/images/next-photos/NextMag/1084/160pixfolder/B1084_092/Hou_100203_4487.jpg
今年二月,「金融大鱷」索羅斯(右)來港出席香港大學的座談會,直指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環球增長動力。旁為港大經濟學教授王于漸。(關永浩攝)
放大圖片
http://hk.next.nextmedia.com/images/next-photos/NextMag/1084/160pixfolder/B1084_092/keith_101214_0835.jpg
索羅斯基金租下國金二期三十五樓單位作為香港辦公室,上月八號正式開張。
大鱷殺到嚇破膽放大圖片
http://hk.next.nextmedia.com/images/next-photos/NextMag/1084/160pixfolder/B1084_092/9832117.jpg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右),與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左)稔熟,二人合力推動人民幣離岸中心,任現為人行轄下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
引爆保守派反撲的導火線,正是上個月剛落戶中環的索羅斯基金( Soros Fund Management)。央視《經濟半小時》,便以此事開首,以國際金融界壞孩子、善於造空形容索羅斯,除了其帶來港的九十億美元,內地最怕是基金的帶頭效應。根據證監會資料,今年在港註冊的對沖基金數目,首九個月的新申請已等於去年全年,截至九月底,本港有超過三個對沖基金。
位於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索羅斯香港辦公室,暫時有四名駐港基金經理,包括前美林自營交易部董事總經理蔡篤昀( Robert)。事實上,九五年已入股海南航空的索羅斯,○六及○七年曾大手買入在美國上市的百度。近年,積極在中國尋找獵物,包括在香港上市的 H股。今年五月,阿里巴巴證實索羅斯已成為公司流通股第三大股東,後來再買入四千萬股中國澱粉。
兩個月前,索羅斯沾手新股,以逾三億元,認購曾獲溫家寶長子溫雲松睇中的四環藥業。另外,亦傳他曾以七億八千萬入股民生銀行。上月,其長子羅伯特,專程往重慶考察商機。其間,有傳索羅斯曾親訪中國無線等公司,及認購正通汽車服務。頻密出手,令中央如坐針氈。
今年八十歲的索羅斯,九十年代多次以老虎基金名義,狙擊主權貨幣,沽空獲利。九二年沽空英鎊,令英鎊一個月內貶值兩成,被迫退出歐洲貨幣匯率機制,索羅斯前後勁賺二十億美元,被封為「令英倫銀行破產的人」。九七年,「老虎」瞄準泰銖,大手沽空,泰央行出手干預,儲備一夜耗盡。港元緊接其後,成為狙擊目標。索羅斯等先大手沽空期指,再狂沽港元,迫使金管局挾息保港元之時,拖冧港股,在期指市場圖利。可幸,當索羅斯等部署大舉拋空港股時,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及時入市打老虎,保住聯繫匯率及港股。內地深恐人民幣成為下一個目標,不惜斬腳趾避沙蟲,拖延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時間表,令索羅斯難以取得足夠人民幣來造空。
困港人仔坐艇
保守派潑冷水,小 QFII出台無期,沒有回流渠道,香港過去數月囤積的人民幣,即時坐艇。除了購買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外,只能做定期。早前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息率只有兩至三厘,僅剛發行人債的銀河娛樂,息率最高,逾四厘六。偷步出台的海通人債基金,認購費已要百分之三,再加百分之一的管理費,根據基金十一月的報告,定期存款比率達六成三,但現時銀行一年定存,已由兩釐跌至一點五釐,投資者隨時得不償失。海通基金董事劉耀威承認,國家政策難以預計。「而家嘅情況都唔係我哋想見到的,人民幣返唔到大陸,令債券供應受限,但相信息口已近谷底,會有更多高息債券推出。」劉耀威說。
更令銀行頭痕的是,連香港銀行購買內地銀行債券的審批程序,亦同時擱置,受影響的包括東亞、恒生及星展等。有恒生高層透露,早前為即將到手的內銀債券額度,發行三億內地債券基金,怎知政策突然改變,如今資金只能做大額定期。「資金冇出路,真係好頭痕,大部分客戶都揀做一個月定期,怕政策隨時殺到,但息口唔夠一釐,惟有睇長線,熱錢變凍錢。」他表示,企業兌換人民幣的限額雖已取消,但大額的貿易匯款進入內地,要提交項目或訂單證明等資料,審批嚴格。
月初,陳德霖上京救火,會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後,聲言中央會加快審批 QFII。不過,市場對此半信半疑,工銀亞洲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表示:「佢講嘅嘢冇乜意義,根本冇量化到具體時間表,幾時有真係冇人知。」
另一邊廂,有份度出人民幣離岸中心「呢條橋」的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十分心急。他再次強調「三腳櫈」理論,警告美元及歐元,分別受美國印銀紙及歐洲債務危機打擊,隨時自身難保。現在環球經濟就如一個三百磅的肥佬,靠美元及歐元兩隻傷腳支撐,人民幣一定要壯大成為國際貨幣,做第三隻腳才站得穩。不過,前摩根士丹利策略員謝國忠對此十分悲觀:「共產黨一日當政,人民幣都不可能自由兌換,中央不能接受匯率受制於外人,離岸中心只是讓香港人有機會去做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