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大劉」劉鑾雄的旗艦上市公司華人置業宣布業績,因物業估值大減逾百億元,導致全年虧蝕八十八億元。
今次業績,背後惹起不少爭議,在地產市道一片向好之時,物業估值竟逆市大幅貶值,無獨有偶,華置選擇在此時更換了測量師行。
做華置小股東,認真一肚氣。外號「股壇狙擊手」的大劉,數年前便以筍價向華置收購一批豪宅及古董,賬面計算勁賺近十億元。如果以華置今日每股資產淨值的估值計算,日後大劉如向公司提出私有化,豈不是以筍價進行私有化?
近日大劉的心情極靚,有傳其女友呂麗君再度懷孕三個月,須長期留在家中休養,他則如常出入福臨門吃飯,似乎未有被公司業績不濟所影響。
華置上月底公布的業績,因物業估值大幅下降一百零八億元,導致全年虧蝕八十八億元。雖然華置管理層表示今次僅是會計賬目見紅,無損現金流,但已令市場嘩然。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執業測量師表示,物業估值的最主要因素,是看外圍的經濟環境,「當然會參考物業的位置及租金,但同一批物業,呢啲因素唔會年年相差太遠。」
記者翻查資料,發現全港十二間大型地產商之中,去年投資物業的平均升幅達一成二,當中擁有不少收租物業的九倉估值最樂觀,升值兩成八;唯獨華置估值大減三成二。該名測量師說:「去年大型地產商的物業估值全部向上升,只有華置向下調,有啲古怪。」
華置○二年底買入東英大廈,平均呎價僅三千元,去年重建落成 The ONE,卻成為華置業績見紅的「元兇」。
更換測量師行
估值突然大跌,華置的理由是更換了測量師行,由○二至○九年度替華置進行估價的測量師行普敦被棄用,轉用另一公司保柏國際,而其他藍籌地產股,全部選用外資測量師行。
記者致電普敦的董事兼昔日負責替華置估值的王明坤,他知悉保柏替華置的估值後,第一個感覺是擔心自己計錯數,遂即時翻查所有資料,才放下心頭大石,「我睇足咁多年數據,肯定自己無錯!」惟他不肯評論新測量師行何以與他有重大分歧,不過後來又續言,知悉行內有部分測量師行,在競投合約前,會事先向客人提供初步估值,看看能否符合對方心水,藉以增加中標籌碼。
而保柏未有回覆本刊查詢,只曾向外界表示,估值與上手大相逕庭,全因華置尖沙咀新落成的商廈 The One所致,但沒有透露詳情。
去年消費市道強勁,各大發展商替旗下收租物業評估時,除了華置外,一致認為物業升值,其中九倉最睇好,海港城等物業升值了兩成八。
○九年電盈私有化,大劉亦有掃入電盈股份,但卻否認種票。
大劉視福臨門為飯堂,據悉每月消費的賬單,均由公司找數。
不過,行內人認為保柏的解釋有疑問,去年華置副主席劉鳴煒趁 The One開張,向外公布 The One出租率逾九成半,而且租金比預期理想,地鋪每呎租金更達一千二百元。「如果你話 The One出租率差,測量師作出重大更改尚算合理,依家理由好牽強,我從事呢行廿幾年,未見過有咁大差距。」一名資深測量師表示,此事已成為行內茶餘飯後話題,認為保柏的解釋不合理。
該名資深測量師續指,即使負責監管業界的香港測量師學會,○五年頒布了一套物業估值準則,估值疑雲亦不時惹起爭議,可謂監管乏力。本週一便有人在報紙刊登公開信,批評測量師學會的監管操守。
記者嘗試聯絡學會會長黃比,了解華置估值大逆轉,他透過公關回覆,不作個別事件評論,只表示若收到投訴,而投訴人又能提供充足資料,會方便會跟進。不過,測量師學會只會就評估程序是否合乎準則作出審核,不會對估值金額定案。
至於負責替公司業績做最後把關的核數師,理論上雖可對估值提出質疑,惟有核數師私底下表示,估值大多能夠順利過關,「一來估值無真金白銀過手,二來人哋係註冊測量師,估值係對方專長,一般都不會 challenge對方的專業。」
事實上,保柏以往的估值也極具爭議,例如上市公司鈞濠的高層,九年前提出收購重慶煤焦化燃氣項目,保柏替重慶公司做資產估值,確認估值不少於九千五百萬元,惟一年後鈞濠「發現」,重慶公司未能申請相關牌照,鈞濠認為該公司不符合價值,決定終止收購,股壇長毛 David Webb便曾撰文炮轟這宗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