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次按風暴觸發金融海嘯,環球股市崩堤,股民傷口至今仍隱隱作痛。為救市, 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I、 QEII相繼 揼水入市。可惜時至今日,歐美債務危機不但未解除,更引爆經濟衰退恐慌。上週六,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突然宣布,歷史性將美國主權信用級別,由 AAA降至 AA+,引發降級風暴。美國國債「零風險」的神話終結,市場信心崩潰,拖累美股三個交易日內暴瀉逾一千一百五十點。環球股災重臨,港股連插三日,累積跌二千五百五十點,港股市值蒸發約二萬三千億元。這場由信貸評級下調而引發的股災,把美國及歐洲的經濟問題暴露於人前;投資者對全球信貸危機產生恐慌,一切避險為上。
美國被降級後首個交易日,美股急挫 635點,是○八年底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法新社圖片)
新世紀降級後,標準普爾昨日再將美國貸款抵押融資公司房利美( Fannie Mae)和房地美( Freddie Mac)的評級由 AAA下調至 AA+。道指在降級後首個交易日,再度出現恐慌性拋售,暴瀉六百三十五點,跌幅達百分之五點六,是自○八年十二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金融股首當其衝,美國銀行股價急挫兩成。據一位基金經理表示,金融機構持有不少美國企業債券,即使企業業績優良,礙於企業債券的評級不能超越國家的主權評級,這些企業債券的風險反映在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上,一旦資本不足就要「班水」;無獨有偶,美銀持有建行( 939)一成一的股份禁售期八月二十九日到期,而美銀早前已承認有意出售手持建行股份,所以美國主權評級下調,影響至全球金融市場。骨牌效應下,歐美、日本股市無一倖免。本週二,港股一開市便急挫逾一千三百點,最多跌千五點,兇險程度直逼○八金融海嘯。過去三個交易日,港股跌市重災區包括已接近海嘯價的航運股,其中東方海外( 316)累挫近兩成;另外,出口及歐美概念股份亦被拋售,包括今年已累跌四成半的利豐( 494)及思捷環球( 330),另剛公布業績的和黃( 13),亦大跌一成六。
散戶唔知驚
本週一,恒指一度急挫逾九百點。觀塘中銀分行內的股票機前,人頭湧湧,擠了近廿人,有剛買完 餸的師奶,也有拿着枴杖的阿伯,個個神色緊張,不停 㩒股票機睇價,更忍不住低呼:「唉呀!慘啦!」「唔玩啦唔玩啦!」身穿黑衣的黎太,用老本買了中海集運( 2688)和工商銀行( 1398)等十多隻股票,隻隻見紅,「跌咁多想止蝕都唔得啦,有排未返到家鄉, 啲錢『責』住晒又無得再買。」本週二,大市跟隨美股急劇插水,中環的證券行,經紀密密「 call」客落盤:「今日買抵呀,隻隻都抵呀,聽日唔再跌一千點啦。」長期在行內打躉的散戶吳先生,用十二萬元於六十五元五毫的價位買入滙豐( 5),之後再買入農行( 1288),並輕鬆地指住電腦屏幕說:「你睇,有成交就係有人買啦,我都係買 啲穩陣嘅派息股住先,如果再跌就再買。」不過,施羅德投資管理副董事長雷賢達警告,現階段「估底」及「撈底」均十分危險。「我唔覺得依家係底。」雷賢達指,降級只是導火線,跌市的真正原因是美國要減財赤,就要減信貸,繼而削減消費及投資,如此必打擊經濟。「依家係虛假繁榮,係靠印鈔製造出來,令企業可以用低利率去借錢,銀行則靠買債券及炒賣賺錢,投資者只見到表面嘅盈利,但其實盈利嘅質素好差。」雷賢達建議,現階段要先現金。「除咗藍籌會跌,二、三線股更會跌到你唔認得。」
本週二開市後,恒生指數一度暴跌逾 1,500點,下午跌幅收窄,收市報 19,330點。(嚴寶權攝)
航運及出口股重創
火燒連環船
美國歷史性失去最高主權評級,成為觸發環球股災的元兇。主權評級是用來量度國家的債項還款能力,評級愈高還債能力愈好,相反,評級愈低,償還能力愈差,評級低的國家往往要付較多的利息才能借貸。作為世界最強的經濟體,美國自一九四一年已獲標普給予 AAA評級,穆迪更於一九一七年起,便給予最高 Aaa評級,自此成為美國的強國標誌,有莫大的「象徵意義」。市場怎麼也想不到,○八金融海嘯時仍力保不失的美國,終因債務危機遲遲未解決,而失去護身「光環」。美國神話破滅,除了造成信心危機,更帶來連串後遺症。「好多基金、銀行或保險公司的投資組合比例都有嚴格規定,包括購買不同級別債券的比例,美國國債被降級後,佢哋嘅資產淨值可能要重估。」金融界人士陳鳳翔表示,更甚是,國家主權評級被降,會拖累國內企業及機構的信貸評級。果然,標普再「出招」,將已遭華府接管的房利美及房地美評級,由「 AAA」降一級至「 AA+」。另外,十家聯邦房貸機構亦同時喪失最高評級。「如果愈來愈多企業或機構被降級,銀行嘅貸款資產質素下降,可能會引發環球銀行集資潮。」陳鳳翔警告,亦是這個原因,導致美國金融股急跌。股市哀鴻遍野,但美國國債債息在降級後,不升反跌,十年期國債息率由七月底的三釐回落至二點五釐左右。「美債係咩情況,投資者心知肚明,但美債流動性高,吸納大,國家、基金暫時都難以搵到可以替代的投資工具。而且,技術上,美國可以印銀紙還債,不存在違約風險,姑勿論會否造成美元貶值及通脹。」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解釋。另外,工銀亞洲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亦表示,各國中央銀行因降級而拋售美國國債的機會不大。「一來市場冇代替品,二來另外兩間評級機構——穆迪及惠譽,並冇將美國列在觀察名單上,因此短期內調低美國評級嘅機會很低。」黃遠輝說。
標準普爾於美國上週五收市後,宣布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 AAA降至 AA+,美股應聲暴瀉,骨牌效應下,引爆新一輪環球股災。﹙法新社圖片)
QEIII難撲火
九八年,當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曾蔭權批評穆迪評級是錯覺,並指︰「亞洲亦可以搞評級公司,請兩打人就可以。」
美國被降級後, G7(七大工業國)的財金官員隨即於本週一亞洲開市前,發聲明穩定金融市場,歐洲央行更出手購買意大利及西班牙國債。此外,股神畢菲特亦高調駁斥標普降級決定「錯誤」,並指美債評級值「四個 A」,旗下巴郡不但會繼續持有四百億美元國債,更會繼續買入。不過,各大央行及股神嗌破喉嚨,仍無法阻止恐慌情緒蔓延,股市繼續洗倉。美國前財政部官員、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Edwin Truman直言睇淡美國經濟前景,「美國受到債務問題困擾,政府開支減少,市民減少消費,投資規模縮小,前景看不到有起色,雖然 GDP數字上還有增長,未正式踏入衰退,但有這個可能性。」 Edwin預期美國政府會於未來一、兩個月內推出 QEIII。「 QEI成功救番很多快將破產的銀行,但 QEII放水規模唔夠大,銀行不肯借貸放水,起不到刺激作用, QEIII能否救市要等具體措施出台才知道。」施羅德投資管理副董事長雷賢達指,美國再推 QEIII救市,只會加深全球資產泡沫。「可能一覺醒來,資產價格可以升咗一成半,但唔好開心住,因為係危機。呢個世界 no free lunch,到時政府又要出手干預。長遠來說,歐美都係要收緊開支,減低消費。」他認為全球經濟即將步入低增長期,即使股市短期反彈,但長遠都是繼續受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