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財政部第四度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機構投資者部分將於本周四進行招標,交存及發行代理交銀香港表示,料是次認購反應熱烈,冀略高於去年的超額認購4倍,而發行規模230億元(人民幣,下同)則不會加碼。 機構部分票息 料與二手相若 是次國債在港發行有三大突破,包括首度在港交所(00388)掛牌、首度設有央行部分、發債規模是歷來最大而年期選擇最豐富。 交銀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張衛中表示,是次國債機構投資者部分設3、5、7、10、15年期,規模為155億元,雖然是經荷蘭式投標競價,惟投標者將會參考現時二手市場價格投標,目前3、4、6年期國債二手市價分別為2、2.4、2.84厘,8、9年期則為2.9至3厘,相信最終票息與二手市價相若。 計及今年即將發行的國債,張衛中指,未來10年的孳息曲綫已經成形,將會齊備由今年至2022和2027年到期的國債,日後發行人定價時可以各年期的國債孳息作參照。 是次國債發行亦首設央行部分,惟規模僅20億元,將定向發行予國外央行、主權基金或政府機構,張衛中指,亞洲包括東南亞區的央行均已表示投資興趣。 央行可透過兩個途徑認購,透過商業銀行利用CMU(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入標,列明入標金額、年期和票息,或者,由金管局統籌,央行直接落單,列明入標金額和年期,票息則是與機構投資者部分同年期中標利率相同。 張衛中指,透過定向發行可予央行多一個選擇,未來亦可循此路向發展,有助日後財政部在境外發行機制逐步擴大奠定新基礎。至於國債會否增至每半年、甚至每季發行,他指,財政部樂意聆聽市場聲音。 總額230億 3大突破 國債的機構投資者和零售部分額度合共210億元,將會首度在港交所掛牌,張衛中指出,這樣做一來利用現時基建,二來方便只可投資上市產品的基金和保險公司,三來亦可讓個人投資者多一個交易渠道。 國債零售部分亦將於本周五公開發售,佔55億元人民幣,只設2年期,每手入場費1萬元。永隆司庫鄺國榮指,相信配合香港回歸中國,料零售部分票息略高於3年期機構投資者部分,或會高15至20點子,預期零售票息略高於2厘。 交銀香港昨日率先表示,豁免國債零售部分的認購手續費、買賣交易費、到期贖回費、存倉費及代收利息費。 |